睡得早也起不來 作品

第11章 天漢苦惱

 他將換來的鐵器和銅器分半,大半用於打製兵器,另一部分用於打製農具。 

 李常笑注意到若禾的行為,是不是會把驚鴻劍拿出來擦拭。 

 他知道,自己這位天縱之才的異族門生,能夠以一個驚人的速度擴大“農耕派”在匈奴中的勢力。 

 可在另一方面,若禾的勢力日益膨脹。 

 說不得哪日就會脫離控制。 

 必要的時候,他會將這一切重新推回原來的軌跡。 

 …… 

 天漢二十五年,元月。 

 這是天漢帝登基的第二十五個年頭。 

 相比前代的帝王,他的統治可謂是漫長。 

 劉玄如今年過五十,膝下的皇子都已成年了。 

 可因為他一直未定下太子的人選,朝野上下為此爭執不休。 

 天漢帝倒是考慮了過這個問題。 

 年歲漸長,他的心裡反而多了一種使命感,迫切想要將大漢的基業延續下去。 

 既然如此,新君的人選尤為重要。 

 天漢帝想起了前秦的永安、宣昭帝父子。 

 當老子的積累家業,做兒子的同樣爭氣,一舉覆滅列國奠定基業。 

 天漢帝時常自比永安帝。 

 在天漢帝看來,他在位的時間比永安帝更長,自然比永安帝還要英明。 

 倘若後繼者能踏滅匈奴,那麼他同樣能成為流傳青史的明君。 

 只是,如何選出一個英明的太子,這才是其中關節。 

 天漢帝知道,自己的情況十分尷尬。 

 膝下嫡子不成器,成器的又不是嫡子。 

 倘若冒天下之大不韙,廢嫡立庶恐惹人詬病。 

 可傳位嫡子,天漢帝又擔心新帝昏庸,連累他也要揹負身後罵名。 

 …… 

 許久之後。 

 天漢帝將太醫喊來,詢問他自己的身體狀況。 

 從太醫那得到了一個“好”字之後,天漢帝又煥發了活力。 

 既然嫡子不成器,那便培養嫡孫吧。 

 趁著他還能支撐社稷,再為大漢扶起一位明君,不失為一樁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