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油”炒豆

民以食為天!古人精闢的總結,傳承下來還是有很強的哲理性的。兒時的記憶中“吃”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

在前劉村外公家。有一次,生產隊分柴火是定量定點的,必須去山裡,自己砍伐回來。為了儘可能多的將分配到的柴火撿拾回家。外公、小姨、小舅他們3人傾巢而動。

記得,那時候外公家一年365天幾乎燒水做飯用的都是幹稻草、幹玉米杆、幹玉米芯之類當柴火。正兒八經的木棒柴火少見!所以,燒菜做飯燒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在狹窄的爐灶間,每當陰雨連綿的天氣。煙囪內風兒倒灌!常常煙熏火燎的。活像電影《小兵張嘎》裡的嘎子哥塞煙囪似的。被煙燻的咳嗽連連,眼淚鼻涕齊流這可是經常存在的事情。生產隊社員們,有山柴分配可謂是一年一度內,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

早上,看著外公、小姨、小舅一個個拿上扁擔,繩索、柴刀沖沖忙忙走出家門。我們留守在家的小兄妹倆也自發的想,外公他們辛苦勞作去了。等他們回來時,我們在家也該做點什麼。思考的結果就是幫外公阿姨們燒一鍋“粥撈飯”。因為粥撈飯有乾飯,有稀粥的。外公,小姨,小舅他們肯定會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