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68 章


 隔著老遠,劉據便已聽聞劉徹爽朗的笑聲,雙腳速度不自覺加快了些許,一進去便興沖沖問:“父皇,是捷報嗎?”

 “對。捷報,大捷!”

 劉徹喜笑顏開,因為王夫人李夫人之事,頭頂密佈了多日的陰雲終於散去,心情舒暢起來。

 他甚至將劉據抱過來,一邊給他看軍報,一邊說:“你去病表哥不愧是少年英才,率一萬騎兵,六天轉戰千餘里,踏破匈奴五王國,斬殺折蘭王、盧侯王,還俘獲了渾邪王的兒子與相國都尉,繳獲休屠王部的祭天金人。”

 休屠王部祭天金人?

 劉據眨眨眼,想到大軍出征前自己隨意說的話。

 表哥真的做到了!就知道表哥一定行。表哥雖然總愛打趣他,同他嗆聲,但在這種事情上從不說大話。他有這個實力!

 劉徹越說越高興:“據兒,這回你表哥立有大功,你也立有大功!”

 劉據歪頭:“我?”

 “當然。你可知這一萬騎兵是什麼人?是全員配備馬具,按照你給予親衛的訓練之法,由你舅舅與表哥親自更改調整後製定的方案,做了一年多特訓之人。

 “據兒,你知道這場戰役最令朕欣喜的是什麼嗎?非是我軍大破匈奴,大獲全勝,而是我方傷亡還不足百人,而匈奴卻是我們的數十倍之多。”

 一比幾十,這比例可太令人振奮了。

 劉據欣喜若狂:“那舅舅與表哥是不是快回來了?”

 “他們會在邊關稍作休整,朕已令人護送糧草物資補給,以備二次出擊。”

 說完,劉徹眼睛眯起來,眸中笑意更盛,言語中帶了幾分打趣意味,接著道,“你表哥說答應了你,要為你俘獲休屠部的祭天金人與渾邪王的寶馬。如今金人到手,渾邪王卻騎馬逃了。你表哥怎願食言?”

 劉據愣住,蹙眉道:“我不過同他玩笑說說,不用較真的。”

 劉徹拍拍他的頭:“當然不只因此。你難道不好奇,你所制木鳶與熱氣球為何沒派上用場?總不會一點機會都找不到。”

 劉據眨眼:“舅舅與表哥想留做底牌,再幹場大的?”

 劉徹莞爾:“河西尚未全復,我們手中還有諸多手段未出,自當乘勝追擊,怎可偃旗息鼓!”

 是這個道理沒錯。

 劉據點頭,又安靜等了一個月,第二封捷報傳來。

 霍去病與公孫敖合力再戰渾邪王與休屠王兩部,遣先鋒部隊駕駛木鳶與熱氣球奇襲,使兩部營


地陷入混亂,再使大軍發起猛攻。

 戰績顯著,非但殲敵三萬有餘,俘虜一眾王室子弟與高官,還重傷休屠王,生擒渾邪王!休屠王太子與渾邪王舊部,丟盔棄甲,懇請歸降。

 尤其在此等戰績之下,我軍傷亡僅數百人。

 另一邊,李廣與張騫合作出擊左賢王部,運用的幾乎是同霍去病公孫敖一樣的戰術,先遣部隊仰仗木鳶熱氣球之利奇襲,而後大軍配合圍攻;也取得了不

 錯的成績,殲敵萬餘。我方損傷不到十分之一。

 美中不足的是,左賢王反應極快,見勢不妙,沒有念戰,及時率領殘部遁逃了。

 但此次出擊整體而言,仍舊稱得上非常漂亮,劉徹十分滿意,日日笑容滿面,神清氣爽,走路都帶風。

 什麼王夫人李夫人之流帶來的陰翳通通一掃而光。

 朝野上下歡呼不斷。就連彈幕也發出陣陣驚歎。

 ——臥槽,河西之戰這麼猛的嗎。我記得歷史上沒這麼猛啊。來個懂的給我科普一下。

 ——歷史上公孫敖走錯路,沒能與霍去病會合。霍去病獨自出擊,深入匈奴境內兩千裡,仍舊拿下優秀戰績,殲敵三萬,俘獲一眾王室與高官,令渾邪王休屠王倉惶敗逃。

 ——渾邪王休屠王因兩戰兩敗被匈奴單于問罪,氣憤之下率部歸降。但看到前來收降的是霍去病,休屠王心生懼意,又率部逃離。被霍去病嘎嘎殺了一大半,把剩下的降兵嚇得一愣一愣的。哈哈哈。

 ——懂了。現在有指南針,還有孔明燈作為方位與信號指引,公孫敖沒走錯路,又有木鳶熱氣球這兩隻奇兵突襲先擾亂敵軍營地。於是我霍哥不但拿下原本的戰績,還直接重傷休屠王,生擒渾邪王。首領都成階下囚了,舊部群龍無首,直接降了。

 ——歷史上李廣與張騫這邊,張騫沒能按約定時間出擊,致使李廣獨自面對左賢王大軍合圍,李广部隊損失過半才等來張騫援兵,讓左賢王棄戰北去。

 ——張騫為什麼沒能按計劃出擊不知道。估計要麼走錯路;要麼出擊時辰配合有誤。畢竟那時兩軍不在一起,無法通訊。現在前有指南針,後有孔明燈,方向與簡單通訊兩點基本得以解決。所以這裡張騫按計劃出現了。

 ——明白。不過這倆顯然幹不過霍去病。戰績跟霍去病沒法比。也很正常。畢竟那可是我霍哥。我霍哥是誰都能比的嗎!再說一句,霍哥牛逼,為霍哥打CALL。嗷嗷嗷。

 彈幕外的劉據也忍不住嗷嗷嗷,整個人神清氣


爽,恨不能立時飛到前線去,看看大捷盛況。

 可惜去不了,只能賴在劉徹身邊探聽消息,並瞭解後續發展。

 經此一戰,大漢算是完全佔據了河西走廊,打通了前往西域的要道,同時也阻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但對於這塊地盤如何管轄,如何運作,還需商議。

 經過這兩年的種種,劉徹早就不把劉據當尋常小孩了,對於朝廷大事,雖並不事事告知,卻也常會同他提及。

 瞭解他的想法,詢問他的方案,也是考教他對於朝政事物的態度與能力。

 因而在群臣議論之時,劉徹免不了看向旁邊的劉據。

 劉據立刻表態:“河西之地日光充足,水草豐茂,不但適合飼養牛羊馬匹,還適合耕種農物。

 “父皇,我以為應當設置郡府,移民實邊,徙民屯墾。將這一塊的農田畜牧發展起來,建立倉儲,集本地與周邊之糧食委積等物資,以供他日所需。”

 說到最後一句

 ,劉據抿唇,眼珠轉動:“我們雖拿下河西,但匈奴這個威脅並未除去。日後定然還會再起戰事。

 “現今出戰,軍糧物資多出自京中或隴西等地,運輸線路長,時間久。若能在河西設立軍糧儲備,就可直接自河西調配,可以縮短運輸線,更利於前線補給。

 “若是條件足夠,還能增設其他軍需倉儲與相關機構,將其打造成戰事後勤中心。”

 劉徹愣住,有朝臣狐疑,開口詢問:“何為戰事後勤?”

 “與戰事相關的後備勤務之事,如軍需、糧草、輜重、委積、糧道、營壘、療傷等。”

 朝臣神色鄭重。劉徹也嚴肅起來。

 劉據又道:“當然這些都需要先建郡府,派兵戍衛,設郡衛所,一步步來。而若要建郡府,郡府之下必須要有足夠的百姓以供當地勞作。”

 於是問題關鍵重新回到“移民實邊,徙民屯墾”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