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槐序 作品

第 55 章

內堂。




趙過有些緊張,更有些侷促,這是他人生頭一回來長安,更是頭一回見大人物,從前見過最大的官不過亭長里長,就連縣令也只遠遠瞧過一眼。




可如今站在他面前的人是太子,一國儲君啊,讓他心中怎不激動,怎不惶恐。




正不知所措時,劉據從外頭進來,趙過立時站起,還沒等他行禮,劉據大手一揮:“帶上農具,跟孤走。”




說完一馬當先,轉身出門。




趙過雲裡霧裡,壓根搞不清狀況。還是柏山好心提醒他“快走”,他這才提著東西勉強跟上。




一行人上馬車,走過城郊,來到一處農田。此乃皇家旗下田畝,佔地極廣,一眼望去,滿目皆是,全都歸屬皇家。每年產出也多供給宮中食用,負責農田種植的農戶亦是皇家奴僕。




劉據站在田邊,看著趙過吃力地抱著“大傢伙”,仍舊是宛若保護“無價珍寶”的姿態,笑道:“你說這是農具,何種農具?”




“回殿下,此農具可犁地可播種。”趙過說完,恐自己表達有誤,又補充了一句,“偏播種。”




劉據莞爾:“仔細介紹一下。”




趙過本一顆心都懸著,有些惴惴不安。但見劉據態度隨和,言語平易,臉上始終帶著笑,這份忐忑去了大半,如今問到自己親手所制之物,亦是擅長之處,瞬間一改此前拘謹模樣,侃侃而談起來。




他一一指過農具的每一個部位:“殿下請看,這個是牽引架,起在前牽引之用。這是扶手,可以手握此處將農具往前推進。這是漏斗,漏斗之下為漏筒,漏筒與漏足相連。漏足底部嵌合犁片,可犁地可開溝。”




劉據點頭。




他這一年多被腦中各種知識薰陶,徜徉在浩瀚的書海里,對機械製造設計已有粗淺瞭解,並非尋常無知孩童,況且因腦中關於“農”的東西過於稀少,他曾嘗試過自己利用信息去改進,為此向人諮詢過現有的農具構架。




所以趙過一說,他便明白了,思索道:“孤見過木耬,你這東西與木耬結構原理類似。但尋常木耬多是一個腳。你這三個腳,是想三壟並行?”




三壟並行,簡單四個字卻一語道破關鍵。




趙過不料他竟真懂此道,萬分激動,臉上滿是喜色:“殿下說得對,正是如此。”




想法是好的,但能不能用,可否達到預想的效果又是另一回事。




“先試試吧。”劉據指向身旁農田,“這塊田地作物已經收成,如今空著,正好可以供你展示。




“孤知道現在不是播種之期,但只做展示而已,倒也不礙事。可需要畜力,用驢用牛還是用馬?”




趙過回答:“都可以的,人力也可,但人力有些吃力。”




劉據朝豐禾使了個眼色,豐禾離開,不多時便有農莊奴僕牽引黃牛過來,將一袋種子塞給趙過。




趙過也不廢話,當即上手,用繩索將牽引架綁在牛身上,固定牢靠,趕牛下田,請奴僕幫




忙在前面牽引,自己在後方握著扶手前進。




種子放入漏斗之中,果然隨下方漏洞進入漏筒,有順漏筒延漏腳而下,同時漏腳底部犁片在推進過程中翻土開溝,種子落入溝中。




三壟並行,種子掉在三壟,不偏不倚,每壟都妥妥當當。




劉據眼睫輕微顫了顫,頓時站不住了,也顧不得田地滿是泥土,一腳踩下去,跟在趙過身旁一邊觀察一邊前行,走過一圈,眸中光亮越來越盛,欣喜道:“行進速度也不慢,相反比單腳木耬還要快一些?()”




趙過頓住,不曾想他非但懂農具結構,明白關竅,連這等細節也看得如此精準。




往日在鄉里,聽多了他人的取笑打趣,個個都覺他異想天開,認為世間即便有改進農具之法,也不是他們這等人家能成的,因而一味玩笑,甚至不曾認真瞧一眼他的農具,更不曾費心詢問根底。




除了一直支持他的妻子,這是第一個認真來了解他的農具,並一眼道破關鍵的人。




趙過渾身血液翻滾,心潮澎湃,看向劉據的眼神越發炙熱:是。草民對底部的犁片做了些許改進,使其推進開溝更為順暢,因而即便要同時兼顧三壟,速度也比以往快。?()”




劉據點頭,卻又微微蹙眉:“播種確實好用,但犁地似乎稍有欠缺。”




趙過低首:“是。犁片可推進開溝,若用來犁地,也使得,但淺犁還行,深耕就不大合適了。”




所以他剛剛才說更偏播種,因為本質還是播種工具,對於犁地,只能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湊合將就。




劉據也不惱,能播種就已經很好了,他抬頭看向趙過:“可對比過單腳木耬與尋常鋤刀,增進幾何?”




說到此,趙過眸中亮光大盛:“草民在自家田畝試過的。用此耬播種,效率為單腳木耬之四倍,與用鋤刀翻地相比,就更多了。”




劉據大喜,眼睛眯起來。




嗷嗷嗷,他就知道匠藝大賽,給予重賞,走街串巷敲鑼打鼓宣傳必定是有用的!




看,人才不就來了嗎!




劉據指著農具道:“你制的,可有名字?”




“未曾正式取名。草民與拙荊叫三腳耬,有時也叫耬車。”




耬……耬車?




劉據呆住,他記得彈幕提到過耬車,還說過發明耬車的人是……




他深吸一口氣,看向趙過:“你叫什麼?”




“草民趙過。”




趙過?趙過!




竟然真是彈幕提到的趙過!




劉據睜大眼睛。臥槽,彈幕誤他!什麼鬼的這時候沒出生或還是個孩子!不曉得人家生卒年你直接說不知道不行嗎,作甚亂講。




淦,果然彈幕不能全然不信,畢竟還是有點有效信息的;但也不能一味相信,這群人太不靠譜了,會被帶溝裡去。




虧得他機靈搞出匠藝大賽,不然豈非要錯過?




劉據咧嘴,目光熱切:“那你知不知道代田法?”




代……代什麼田




()?田什麼法?()




趙過一臉懵逼,雲裡霧裡,試探著詢問:殿下具體指什麼,可否詳細說說?




?想看時槐序寫的《大漢第一太子》第 55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劉據:……我要是知道還問你作甚,我就知道個名字。




惹,這該死的彈幕。不想聽的廢話一大堆,真正有用的東西偏不提。




劉據暗自咬牙,在心裡將彈幕罵了一百遍,一聲長嘆,有點遺憾,卻並不氣餒。畢竟趙過他都找到了,代田法還會遠嗎!




看趙過的表情,這會兒他應該還沒想出來,但他年輕,還有無限潛力,早晚會有的!




“罷了,你聽不懂也無妨。總歸以後若有其他想法,不論關乎農具還是農田,亦或其他,都告訴孤,知道嗎?”劉據笑眯眯。




“是。”趙過迷茫點頭,可心裡卻還記掛著大賽,猶豫開口,“殿下,那草民……草民這作品算通過初賽了嗎?”




“算,當然算。”




劉據點頭肯定。畢竟他辦大賽就是為了尋找有巧思會創新的人才,若趙過都不算,其他人就沒有能算的了。




趙過欣喜若狂,連忙跪拜:“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劉據讓他起來,不經意瞧見他的鞋。鞋底脫落,腳趾頭都露了出頭,甚至可見上面的紅腫血痂。該是一路急切趕往長安走出來的。




再看他的衣服,灰塵僕僕,滿是褶皺,有些地方還破了洞。




劉據心情一時有些複雜,收斂目光問道:“你剛到長安,還沒找到落腳地吧。不如就住別院好了。”




“啊?殿下,這……這使不得的。殿下別院怎可讓草民入住,草民可以自己尋驛館或借住之所。”




劉據擺手:“雖是孤的別院,但孤並不住,是專為大賽所設。裡頭有諸多廂舍,孤一早就說了,若有外鄉人落腳不便,可申請院內房舍。再說三日後便是複賽,複賽採取封閉式,參賽人員都是需入住的,有何不可?”




若是這般,自然無不可。




趙過不再拒絕,只又謝恩磕了幾個頭。




劉據命人用馬車送他回去,特意吩咐柏山私下贈套衣服鞋子,又令院內伙食不可怠慢。




人才啊,雖然還沒參加完複賽,不知複賽表現如何,但光是一個三腳耬就值得厚賞了!




劉據喜滋滋回宮,不回住處,徑直往溫室殿去。




如今酷夏已過,劉徹又搬了,從清涼殿搬到了溫室殿,但所謂搬,其實兩邊各色物件都齊全,也只是劉徹自己換個窩睡覺而已,兩個“窩”還挨在一起,相當方便。




劉據一路笑靨如花,入殿時眼睛還笑眯眯的,但很快身形便頓住了。




殿內除劉徹外還有別人,是位女子,看裝扮乃宮妃衣著。可他在後宮從未見過,莫不是父皇新晉的美人?




那美人福身見禮,劉據不知她品級,不便稱呼,就簡單點點頭算是禮貌回應。劉徹也沒有要介紹的意思,隨意揮手,直接讓美人退下。




畢竟美人哪有兒子重要,兒子來了,還要什麼美人。倒是劉據目送美人出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