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作品

第34章 補鞋能補出的幸福

 老域名(.co)

 我媽進城看到市場裡補鞋子的生意怪好,也想幹。可別人說幹這行得先當徒弟,至少得跟師一年。她一天也不願意跟,說:“那還用學嗎?看一看就會了唄!”於是跑到烏魯木齊把補鞋的全套工具搬回了家,往那兒一放一整個冬天,沒法啟動──她嫌人家鞋子臭。

 還是我叔叔厲害,他不怕臭。而且他才是真正的無師自通,在把我們全家人的每一雙鞋子都釘上鞋掌後,就自認實踐到位、功夫到家了,張羅張羅領了執照開了張。可憐的喀吾圖老鄉們不明真相,看他頭髮那麼白,以為是老師傅,信任得不得了。紛紛把鞋子送來供他練習。看他煞有介事、叮叮噹噹地又敲又砸,一點兒都不敢懷疑。於是這麼著混了一個多月,零花錢賺了幾個不說,對補鞋,還真摸索出了那麼一套經驗來。於是我媽又躊躇滿志準備再去一趟烏魯木齊,再買一批皮渣,鞋跟、鞋底、鞋掌、麻線、拉鍊……回來,要像模像樣大幹一場。她想讓我去提這趟貨,我才不幹呢!一個女孩,背上扛個破麻袋,左手拎一串鞋底子,脖子上還掛幾卷麻線,走在烏魯木齊的大街上,未免有些……反正我一開始就反對補鞋子,嫌丟人。

 而我叔叔,最丟人的事莫過於別人把補好的鞋子又拿來返修。好在村子小,人情濃,就算幹得不令人滿意,大家也不好意思明說,照樣付了錢謝了又謝,悄悄拿回家自己想法子修改。哪怕是連我叔叔自己都看不過去的某些作品,也能被面不改色地穿走。

 至於第二丟人的,則是手腳太慢──這個也不知被我媽嘮叨過多少遍了,可就是沒法提速。要知道我和我媽都是急性子,眼瞅著他老人家左手捏著鞋子,右手持著錐子,抖啊抖啊抖啊,瞄半天終於瞄準了,修表似的將錐子一點一點小心翼翼扎進皮子,在皮子另一面摸索半天才準確地套上底線。然後再修表似的顫著手指從皮面上鉤過線來,拉拉緊,拽了又拽,精細地把線圈擴大到合適的半徑,再顫悠悠地把錐尖瞄準線圈,抖啊抖啊抖啊地伸進去……這邊把面線抖啊抖啊抖啊地套上,再抖啊抖啊抖啊拉進底線線圈……一不小心手一歪,線滑了出來,只好重新抖啊抖啊瞄準線圈……我們倆在旁邊看得、急得簡直沒辦法!我媽實在看不下去了,索性搶過鞋子,三下五除二就係上了一針,乾淨利索地作了個示範,然後又快快地扔了鞋子跑去洗手。老實說,她要是幹這一行保準是個人才。

 推開我家商店門一看,滿房子都是拎著破鞋子的人,一個挨一個靠在櫃檯上等著補。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碰杯的碰杯,奶孩子的奶孩子。補的人不慌不忙,等的人也是如此。

 不急的話,大家都不急。但要急呀,趕巧都急到一塊兒去了──這個急著要上班,光一隻腳跳著蹦著不停地看錶;那個急著趕車,一會兒出去探頭看一眼,衝著司機高喊:“再等十分鐘!”還有幾個牧民老鄉急著要六點之前進山回家,還有三個多小時的騎馬路程,怕天黑了看不到路……情況混亂。這個嚷,那個喊,紛紛把自己的臭鞋子往叔叔鼻子前面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