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88 章 188(22w營養液加更)

 “更令人頭疼的是,這藏原之地幅員遼闊,卻甚少為中原人士踏足,便如那早年間成書的《水經注》,在記載大河流域的時候,只將源頭追溯到積石山前的第一道河彎,其上數百里流域竟是一字未提。這便是中原對於吐蕃山川河流所知的現狀。”

 “可文成姑母您不同!”

 若說李清月在說起《大唐西域記》與《水經注》的時候,將可惜的情緒溢於言表,那麼此刻的話鋒一轉裡,便有些殷切期盼的意思了。

 她回頭間還停住了腳步,“您居處此地二十餘年,精通藏文,遍覽群書,弘化姑母說,您向北到過小勃律等地,傳播大唐禮樂,向南到過衛藏四茹的上下如拉之地,考察帶來的糧種裡哪些能種於此地凍土之上,若能寫出一本藏原風土山川之書,必能彌補唐人對於藏巴的瞭解。”

 “若真要介入佛苯之爭,將大唐僧侶悄無聲息地送到藏原之上,探聽此地政鬥進展,以防對方捲土重來,也更需要知道這些東西,才能一入此地便如魚得水。相比之下,藏文都是其次的東西。”

 文成公主:“可我……”

 自松贊干布過世,她孀居於布達拉宮開始,因為芒松芒贊為權臣所挾持,她這位太妃的行動其實也多有受制。倘若在這須臾之間讓她去追憶安定話中提及的種種,竟也覺有些遙遠了。

 哪怕她下意識地便對這話中所說的前景生出了幾分心馳神往,卻也覺得——

 她可能做不到。()

 但還沒等她給出這個答案,就已先被李清月打斷在了當場,文成姑母若是擔心自己的文墨工夫還不夠好,那也無妨,我手底下的伴讀雖然比不得太子阿兄那裡的,但也總有幾個可用之人。像是王子安、盧升之等人所寫文章,就連我阿耶都誇讚有加,讓他們幫忙一併潤色就是。

 ?千里江風的作品《[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文成:“……”

 不!她不是擔心這個。

 李清月卻滔滔不絕:“若是擔心能否教好藏文也無事,我征討高麗與百濟之時,從這兩國境內都帶回了不少僧人,不僅在相貌上和中原人稍有區別,適宜外放,語言天賦還都絕佳,約莫都能派上用場。”

 像是道琛與信誠那等很識時務的人,正是執行此道的最佳人選。不過具體要如何操辦,還得回去之後再行商議就是了。

 文成:“……”

 她還沒答應呢,怎麼連人選都已定好了。

 天下哪有這樣辦事的。

 李清月卻彷彿渾然未覺她臉上的無奈,“若是擔心在記憶上有所疏漏,這就更沒什麼問題了!這些隨同您一併居於藏原二十年的大唐子民便是另外的幾百雙眼睛,總能將信息補全的。”

 說到這兒,她忽然笑了出來:“要這麼說的話,還應該感謝吐蕃為了防止唐軍發難,沒將他們給扣留在那頭。”

 欽陵贊卓果然是個有本事的人。她沒誇獎錯人。

 文成公主沉默了。

 哪怕明知道李清月的話中多少有些胡攪蠻纏的意思,在這等少年人的恣意麵前,文成好像也很難說出什麼拒絕的話來。

 她……或許真的可以試試?

 一個救場的聲音忽然從遠處響了起來:“安定,你是不是說什麼讓人為難的事情了?”

 文成循聲看去,就見弘化正在朝著此地走過來。

 “我哪有!”李清月一本正經地答道,彷彿方才說出那種種安排的人並不是她,而是一個另外的人,“我只是在提一些還朝後向陛下申請經費補貼的好辦法而已。是不是呀文成姑母?”

 這些作為和親公主同行之人前往藏原的匠人,忽然之間重新回到中原的土地上,不是這麼容易能直接適應的。

 當年在隨行之時還正當青春年華的宮人,更是早已到了三四十歲的年齡,不可能再在禁宮之內任職,只有可能在宮外謀生。

 可她們連口音都可能已經因為這段西藏之行發生了改變,又要如何在倉促之間被遣返歸家,過上平靜的日子呢?

 以阿耶那等摳門的性格,或許會對這些隨行之人給出少許獎勵,但絕不足以讓他們安家立戶。

 倒不如以撰寫西藏圖志為由,申請出一筆經費來,也省得全被算進李清月和武媚娘商定的宮女遣散計劃裡。

 自己能少花一點錢是一點!

 先有吐谷渾之戰的勝利,又

有噶爾家族的兩兄弟文武協作蠢蠢欲動的事實,這應當並不難辦到。

 要李清月看來,相比太子東宮成書的《瑤山

 () 玉彩》,這本西藏圖志的意義還要更大得多。

 所以她確實不曾說謊。

 聰慧如文成公主也不會聽不出她這話中的潛臺詞,讓她愈發覺得,自己好像並不應該拒絕安定給出的這個建議,也幾乎是憑藉著本能就回答出了個“是”字。

 “對了!”李清月沒繼續糾結於此事,在看到弘化公主即將行到她面前的時候轉換了話題,“既已接到了文成姑母,那唐軍的撤兵也快到時候了,勞駕您將吐谷渾境內的將領要員都召來此地吧,我要開個簡短的軍事集會,再交代一些事情。”

 她朝著文成公主行了個禮,“我先去找人將此地的安排盡數辦妥,至於這西藏詳情成書一事,在回返長安的路上再與您細談。”

 文成公主覺得這個論其輩分確實該當算侄女的小公主,真是有意思的很。

 她這說風就是雨,偏偏又都說得頭頭是道的脾性,真是一點也不像是長在宮闈之內的公主,倒是……倒是有點像她那個很有主見與氣性的母親,也讓人並不覺得她衝動,只覺這雷厲風行姿態很令人安心。

 眼見對方已快步翻身上馬,朝著大營另一頭疾奔而去,文成公主不知為何,又對這等意氣風發之態有些羨慕了。

 “……長安。”

 她說,回返長安。

 是啊,這藏原東部的戰事已經徹底落下帷幕。在吐蕃將她送回的時候,王城議事中便沒人膽敢在唐軍的大勝面前觸碰她的黴頭。

 也正如贊悉若對欽陵贊卓所說的那樣,只要吐蕃一日不能出一個超越他的將領,欽陵贊卓的地位就不會因為祿東讚的進軍失敗而出現太大的變化。

 這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又何嘗不是吐蕃的悲哀,大唐的幸運。

 所以暫時不會再打了。

 那麼在送走了急於還朝的欽陵贊卓之後,就是唐軍凱旋,帶著文成公主一起回到長安的時候了。

 “你不像我,還因為永徽五年的還朝朝見,以及龍朔元年的求援回到過長安,現在突然提到這兩個字,是不是都覺得有點陌生了。”弘化公主聽到文成的低語,輕嘆了一口氣,拍了拍她的肩膀。

 文成微微搖頭,“若是在安定說出那番籌劃之前你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或許還有些其他的悲秋傷春之言能跟你說,但現在嘛……”

 陌生確實是陌生的。

 她或許還會覺得,那個一度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在這二十年歲月流逝中,可能已經成了個面目全非的樣子。

 在抵達柏海之前的路上她還在想,自己突然結束了這段和親的路程,得以回到長安去,會不會感覺到有些恐懼。

 結果有人不僅將她給接回來,還已給她安排好了那樣一串任務,就差沒直接說,將來大唐總歸是要跟吐蕃開戰的,你熟悉吐蕃的種種,趕緊幫忙多提供點情報吧。

 文成公主忍不住輕笑了一聲,“一個會被需要的人,為什麼要覺得困惑呢。”

 仔細想來,安定選擇在這個時候將她從

 吐蕃索要回來,何嘗不是在救她脫離苦海。()

 隨著祿東讚的過世,吐蕃內部的紛爭變幻,就算是她也已經看不清了,只怕未亡人的身份也難以保護她的安全。

 ?想看千里江風寫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第 188 章 188(22w營養液加更)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反倒是這故土,再如何變,不還是叫做長安嗎?

 那是她的家啊!

 ……

 當十日之後車架起行順著唐蕃官道前往鄯州的時候,文成公主再次聽到這樣的車馬與搖鈴作響,與從布達拉宮行出之時相比,好像已是另外的一番心緒了。

 而李清月的心情和來時相比,又何嘗不是另外的模樣。

 如今已入冬季,那條從川蜀入藏的路,已是完全為大雪所覆蓋,走不得了。

 所以此行參戰的益州府兵與南詔兵馬都得先行前往長安,再從關中分批送回蜀中,從而減少些返程的傷亡。

 來時,是路上留下了那些士卒屍體的艱難翻越,卻還不能保證能否做到擊潰吐蕃的進攻,當真做到力挽狂瀾,與她同行的其餘士卒心中也是沒有底氣的。

 但此時,覆滅吐蕃精銳,攻破吐蕃與黨項羌、白蘭羌的合盟,都已成了事實,也變成了這些一步步穿過日月山口的士卒在行路中的談資。

 他們更是不免想到:還朝關中後,說不定還能讓他們有機會隨同安定公主一起受到天子的親自迎接,得到更進一步的敕封嘉獎呢!

 這又怎能不讓他們在這已然積雪的官道上行路,也覺腳步輕快、神情振奮。

 李清月回頭朝著隊伍之中看了一眼,也不免被這樣的喜悅所感染,露出了一抹笑容。

 得勝而歸,果然是這世上最為快意的事情之一。

 啟程之前的軍事議會,也讓她的心中有了應變局勢的底氣。

 此次兵馬撤回後,她會建議阿耶再往蘭州、鄯州等地增兵,作為吐谷渾的後備力量。

 再有東女國從旁策應,以及白蘭、党項贖還族人的利益供給武裝發展,在這幾年間應當是足夠了。

 為了確保東女國能繼續站在與大唐結盟的立場上,李清月想了想,還是在離開藏原之前,和東女國的女王商議,將斂臂王女一併帶去長安,為她求個官職後再將其放還歸國,同時也為東女國此次相助大唐的戰功要來對應的賞賜。

 此外,除了正常的戰功嘉獎之外,倒是還有一個她打算為其求個官職的人,正是裴行儉的夫人庫狄真如。

 吐谷渾抗擊吐蕃期間,庫狄真如協助於裴行儉安撫吐谷渾民心,本就貢獻不小,此前的遠赴長安為吐谷渾求索援兵也辦事周到,更重要的是——

 往後吐谷渾與東女國的往來必然不少,以東女國的風俗習慣,總還是需要一個女官與其商談國事的。

 那麼比起讓弘化公主這個執掌吐谷渾實權的王太后親自奔走,直接給庫狄氏一個正經辦事的官職,顯然更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