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 187

 意圖撤軍的人再怎麼想要嘗試做出奮勇守城的樣子,在正面對敵的時候還是會留手的。

 這種微妙的差別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並未察覺到,對於蘇定方這等飽經戰事的老將來說,卻等同於寫在了臉上。

 “到我們追擊的時候了。”在意識到這一點的下一刻,他便拍了拍同行的契苾何力的肩膀,其中潛藏的話已盡在不言之中。

 “我會給他們一個教訓的!”契苾何力咬牙切齒。

 身為鐵勒

 人的契苾何力還一度被委任為安撫大使(),深入鐵勒諸部為大唐招安(),結果這些人轉頭就來了一出反叛,無異於是一巴掌甩在了這位郕國公的臉上。

 若非知道唐軍近年來在西域的損失不少,府兵之中多少有些厭戰的情緒,契苾何力只怕在抵達此地後就想將這群人給強攻了結。

 好在如今倒也不遲!

 對方的後路已在他們未曾察覺的時候被切斷,他們也因唐軍的步步緊逼未能再獲得更多的援軍支持——

 是到了收網合圍的時候了。

 “等解決了這群叛逆,邢國公便先轉道吐蕃吧。”契苾何力撫刀北望,面色沉沉,“收尾之事交給我來辦,吐蕃與吐谷渾那頭也不能掉以輕心。”

 雖然當下還不曾有吐谷渾覆亡的消息傳到他們的面前,應該代表沒有出現最壞的情況,可想想安定公主此次這條出征之路的難行,契苾何力還是有些操心於對方那頭的局勢。

 這份將領

之間的惺惺相惜,讓他絕不願意看到對方折損在藏巴高原之上。只希望等到他們解決了此地的時候,那邊還不曾被吐蕃逼迫到絕境……

 想想還有裴行儉與薛仁貴在那頭,弘化公主與黑齒常之也絕非庸才,契苾何力又稍微放下了幾分擔心。

 “好。”蘇定方點了點頭。

 他答應得痛快,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安定公主已經在他面前創造過一出奇跡,他對於對方總有一種特殊的信任,覺得局勢可能沒有他們想象得那麼糟糕,說不定那頭將戰事結束得比他們還快。

 但想想安定公主的年齡擺在那裡,被她帶往吐蕃的士卒也是蜀中的兵卒,論其精銳程度還無法和他們這邊的相比,他又覺得還是該當做好儘快回援的準備。

 “傳訊全營吧,”他望著即將撤回的攻城隊伍,目光如刀:“做好追擊的準備!”

 回紇與西突厥的叛軍並未察覺到,在他們對面的那支軍隊已因轉機的到來而進入了蓄勢待發之時,反而還覺得他們的果斷撤兵,真可謂是當斷則斷。

 然而就在他們自柳中北上,向著高昌、交河一帶退去的時候,卻忽聽夜色裡一陣金鼓齊鳴,而後,便是那比之攻城時候還要兇悍的唐軍自後方氣勢洶洶地朝著他們殺奔而來,在一瞬間打破了他們想要平穩撤離的美夢。

 朱邪葉護大驚回頭,就看到後方連綴成一片的火光。

 火光列隊的齊整,讓人不得不懷疑,唐軍是不是在他們棄城而走之前就已點齊了全軍,徑直追擊而來。

 簡直像是一出有預謀的作戰。

 “怎麼會這麼快!”他倉皇朝著同行的回紇兵馬方向看去-,發覺在對方那頭的追兵一點都不比他這邊少,甚至好像還更多一點。

 這很難說是不是因為郕國公對同族反叛的針對性打擊。

 但朱邪葉護也發覺,他這位盟友進軍庭州西州的決定極快,在今日這樣的追兵臨門關頭,反應同樣很快!

 哪怕在這等昏暗駁雜的光線中難以完全看清各方的動向,朱邪葉護依

 () 然能瞧見,那回紇的兵馬在遭到打擊的下一刻就已分作了兩隊,其中一方已快速甩脫了追兵往北而去,徒留下後軍對著追兵做出阻攔。

 很顯然,先走的就是熾俟葉護的隊伍。

 彷彿只要能比他的各方盟友走得更快,便能搶先一步扼守天山,重新站穩跟腳。

 “該死!”朱邪葉護再次後悔自己居然會選擇了這樣的一個盟友,以至於就在他的愣神之間,他自己便已遭到了蘇定方麾下士卒訓練有素的合圍。

 饒是他先行殺出了重圍,在後方追兵的窮追不捨之下,他也只能先行撤入高昌城內,而非繼續北上。

 可比起此前固守柳中的時候,這高昌城中的守城器械與守軍數量都差了太多。

 那圍城的大唐兵馬,卻已拿出了更為兇悍的攻勢,顯然不打算再給他以繼續斡旋的機會。

 在天光大明之際,城門終究還是沒能承受住那樣的重擊被撞了開來。

 一時之間,朱邪葉護的腦子裡只剩下了兩個字——

 完了。

 他在進攻庭州金滿城,殺害庭州刺史的時候是何等的風光無限,在今日被逼入絕境的時候便是何等的落魄。

 當被提到蘇定方面前的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很難說出什麼求饒的話語,誰讓……

 誰讓他們這雙方,甚至是三方結盟的叛軍在掠奪二州的時候,已經殺了太多人,也表現得太過火了。

 唐軍若不對他們予以重責,又要如何震懾邊陲呢。

 只可恨,他的撤軍速度終究還是不如他那個狡猾的盟友,以至於給對方做了墊背!

 “他逃不了的。”像是從他的臉上看出了他此刻所想,蘇定方忽然出聲說道。

 迎著朱邪葉護驚愕的目光,蘇定方答道:“你們覺得能憑藉天山繼續和唐軍作戰,效仿阿史那賀魯當年所為,難道我們就沒想到嗎?”

 他說話之中並無多少過於激烈的語氣,彷彿隨著年歲漸長,他的脾氣也沉澱了下來,但這話中的意思,卻令朱邪葉護不由一陣膽寒。

 是啊,阿史那賀魯當年的反叛鬧得何其轟轟烈烈,讓唐軍不得不花費了七年的時間一步步進軍圍剿,他們又怎麼會讓自己再犯當年的錯誤,給叛軍以據險而守的機會。

 那他的那位同盟,確實也沒有對於前方攔路做好萬全的準備!

 ……

 熾俟葉護還在奔逃的路上。

 在他看來,大唐原本在西域的那支兵馬還在柳中以西,蘇定方等人確實追擊得極快,卻被他們這盟軍之中行動偏慢的一方給拖住了腳步。

 那麼他帶著騎兵先行,便還有掙扎的餘地!

 姑且不說他在庭州地界上還留有的守兵,就說這天山狹路,靠著他手中的兵力也足以達成有效的攔截。

 就算唐軍的人數眾多,他們也終究沒法做到直接將山給移走。

 如此也好。

 那個沒甚本事的

朱邪葉護為他阻擋住唐軍一陣,反而讓他有機會獨佔庭

 州,算起來還賺了!

 倘若他能在回返到天山以北後,乾脆將群龍無首的朱邪部給吞併下去,那便更有了與唐軍對峙的底氣。

 這並不是做不成的事情。

 抱著這樣的一份前景規劃,熾俟葉護更是忍不住一陣心緒激昂,揮鞭朝著自己所騎乘的馬匹上甩了一記。“快!我們必須趕在唐軍之前抵達南麓營地。”

 然而當他渡過了交河之中的其中一條,已能看見前方的積雪山脈以及山下營地的時候,他看到的,還有一路橫空殺出的兵馬,直撲他所在的方向而來,甚至比他的行進速度更快。

 這兩方的快與狠截然不同。

 他所統領的這一路是為趕路,對方卻是為了阻截他的去路。

 以至於當他意識到前方並非迎接他的隊伍,而是同後方一樣的唐軍追兵之時,對方早已張弓搭箭在手,朝著他所在的方向放出了第一批箭雨。

 這慢了的一步何其要命!

 熾俟葉護很清楚,在後方還有河流攔阻的時候,他最應該做的就是繼續前進,讓自己衝破這敵方的防守。

 可在這支來勢洶洶的兵馬面前,他要如何才能說服自己,前方的山口中並無唐軍的另外一番佈置,又要如何說服自己,他所帶著的殘兵敗將在經過了數日的逃奔之後,還能對這路兇悍的敵軍做出足夠有效的反擊!

 他甚至忍不住去想,既然對方能在悄無聲息間來到此地,沒給他的駐軍越過天山調兵來援的機會,庭州是否早已落到了他們的手中。

 對方甚至根本無懼於與回紇兵馬近身交戰,在三輪箭射之後便已到短兵相接之時。

 彼竭我盈的戰意區分,讓卓雲當即選擇了衝陣截殺。

 事實證明,她的這個選擇也一點都沒出錯!

 回紇人確實能徵善戰,更是一批天生的騎兵,但在這一刻,揮刀而來的大唐將領與其部從,卻儼然變成了阻斷於他面前的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