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173

 想想今日堂上她對著吐谷渾重臣做出的允諾,再想想被她一手推到臺前的慕容忠,她又很清楚,自己沒有這個後退的資格。

 除非,她想往後只做一個因吐谷渾亡國而重回大唐境內的尋常公主!

 她一面讓人速報裴行儉,讓其儘快折返調兵,一面讓慕容忠儘快拿出吐谷渾國王的氣勢,安撫前來弔唁的各方人馬,另外一邊,則運筆如飛地將那封即將送往大唐奏報的信寫了出來。

 隨後,她請來了裴行儉的夫人庫狄氏,鄭重地將信交到了她的手中。

 “吐谷渾大敵臨門,我無法離開此地,我想請你去送這封求援信。”

 庫狄氏沒有猶豫地將其接了過來,“我即刻出發。只是,要請王太后多給我幾匹馬。”

 連帶著此次求援的隨從都以一人三馬的配置出發,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信送到長安!

 ……

 但她們二人又怎會知道,此刻的長安並不平靜。

 有一條消息,甚至早在吐谷渾戰事突變之前,或許還要早於西突厥與回紇聯兵奪取西州的那一戰,就已抵達了長安。

 在聽到

 下屬報信的時候,葛薩原本還躺在樹下臥榻之上乘涼,都突然一下子將殘存的睏意給驅逐了出去,匆匆坐直了身體。“你說什麼?”

 他的這些個同族,不對,應該說,那些回紇葛邏祿三姓的傢伙到底在幹什麼!

 一次次地被大唐打擊,難道還不足以讓他們認清楚自己的實力到底有多少嗎?

 為何不能安安分分地待在草原上,然後像是他的情況一般,找機會來中原賺點錢,非要覬覦那些原本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我真沒說假話,要不是徵兵,我剛採購來的那一批好馬怎麼會被搶走。”下屬焦急得彷彿要哭出來,“就是為了趁機將馬給找回來,我才留意起了熾俟葉護那邊的動靜,發覺他居然和西突厥的朱邪葉護聯手進犯庭州。”

 “要不是我還知道一條通行於天山南北的道路,都險些沒能從他們的追擊中活下來。”

 他也沒敢再去看那兩方的聯軍在之後又做出了何種進軍行動,直接趕回了長安,將消息彙報到了葛薩的面前。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不敢騙我。”葛薩先安撫了一句。

 他自己手下的人到底有多大的膽子,他還能不知道嗎?

 他們或許和自己一樣,很有佔小便宜的商人習性,但趨利避害的道理還是懂的。

 他葛薩在皇后與公主的扶持之下步步高昇,已經和其他尋常回紇商人的地位截然不同,他又從未短了下屬的工錢,所以他們沒必要編個故事誆騙自己,將這買馬錢給貪墨了。

 再加上,在五月初的洛陽元氏週歲宴上,他和元氏家主一起推出了那烈酒,贏來了滿堂賓客的好評,更是讓他的事業繼續往上走。

 元義端負責洛陽那邊的銷售門路,他就往長安來一趟打通關係,

也從皇后殿下這裡要幾句指點。

 有這樣的背景、地位與前途在,他的下屬應該更不敢對他有所悖逆。

 那麼他說的話就應當是真的。

 可這是個真話的話,情況便嚴重了。

 回紇,又反叛大唐了,甚至還帶上了西突厥的沙陀部一起——

 這都叫個什麼事!

 他有些焦慮地在院中來回踱步了一陣,忽然朝著下屬問道:“你覺得這條軍報還有幾日才能傳入長安?”

 “……”下屬很想說,他又不曾參與過朝堂事務,又怎麼會知道這一點,這個問題實在不應該問詢於他。

 但他想了想,還是答道:“從庭州抵達鄯州期間,我一次都沒有看到過沿途烽火。如果那兩方聯軍對天山關隘把守嚴密的話,拖延十幾日都不成問題……”

 “我知道了。”葛薩端著滿面愁容又糾結了好一瞬,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

 他高聲吩咐:“來人!去將此事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遼東,告知安定公主!”

 他到底是誰的下屬,他還是記得的。雖然不知道公主人在遼東,之前參戰的也都是東面戰場,到底對西域戰局有沒有繼續關注的想法,但他都收到消息了卻不告知於對方,

 那就是他的問題。

 這件事肯定要快速通知公主。

 哪怕從青州往遼東的海船可能不好找(),但他是個商人?()?[(),只要有錢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不對,光告訴公主沒用……”

 軍情緊急,還得告訴皇后才行!

 有上一次盧照鄰找榮國夫人傳訊之事,武媚娘有心在宮外留了個傳訊之地,葛薩的這條消息,就經由這條門路快速送到了她的手中。

 “庭州有變?”

 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她當即離席起身,將目光投在了書房內的疆域圖上,對照起了沙陀朱邪部與葛邏祿三姓的位置,還有——

 庭州。

 或許是因為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兩例貶謫流放,武媚娘對庭州此地多留了幾分心思,但她當真沒想到,等再一次聽到這個地名的時候,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出。

 按照葛薩讓人奏報中所說,庭州之亂髮生得太快,也結束得太快,以回紇和西突厥聯兵的破壞力,絕不可能只滿足於奪取庭州而已,很可能還有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想法。

 她目光凝重地望著眼前的輿圖,心中思量:“換了是我該怎麼打呢……”

 若她是回紇與西突厥叛軍的話:

 獨孤將軍、阿史那將軍都在蒙池都護府之地,只要趕在他們回援之前搶先南下,完全有機會奪取西州,將他們和西北邊防的其餘唐軍切斷聯繫。

 他們也不需要擔心這一路唐軍會過於兇悍。因為叛軍之中也有西突厥,所以突厥各部在既得利益面前,未必會響應阿史那彌射的號召,全力平定叛亂。

 這麼看的話,卓雲那邊,得算一路處境還算安全的孤軍。

 那麼這些叛軍隨後的路線就很明確了,若是繼續南下奪取沙州,甚至轉道往玉門關方向推進,他們就能將唐軍攔截在關內,讓安西都護之地,變成他們肆虐的場所。

 當然,這是敵軍發展最為順遂的情況。

 他們到底能否在鞏固當前戰果的情況下達成這樣的目標,得看到底有沒有足夠的人手,唐軍又能不能做出快速的應變!

 只是在看向這兩路聯軍所屬部落的時候,武媚娘又不由揉了揉眉心,心中有種說不出的疑惑。

 別看這兩方相距不遠,但他們之間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聚集在一起作戰的關係。

 若非如此,朝廷早就給這兩方中的其中一方搬遷開來了。

 回紇又才遭遇慘敗一年半的時間,哪裡是能這麼快緩過來的。

 這很難不讓人揣測,這其中還有葛薩未曾探聽得知的事情。

 一想到這樣的一份軍情居然還沒被送到長安來,她便深覺局勢緊張。

 得找陛下儘快就此事協商一二!

 只是當她邁出門檻的時候,她又忽然慢下了腳步。

 她當然可以直接將這出消息奏報到陛下面前,但在皇后為病中天子代行權柄已非常態的情況下,她要如何解釋這出消息的來路,又要如何解釋——

 皇后獲知軍情的速度竟比陛下還快?

 上一次回紇商人帶來西域有動亂徵兆的訊息,可不像今日的這出這麼直白,也本就在前後腳間被西域官員奏報上來,才能讓她適時做出了建議。

 然而今日,卻是庭州易主這樣的大事!

 可這份腳步遲緩僅僅持續了一瞬而已,甚至沒讓皇后殿中負責灑掃的宮人看出這一點來,她便已繼續朝著天子寢宮的方向走去。

 戰事帶來的丟地失人和其他更為深重的影響面前,這些顧慮都可以暫時被拋在腦後。

 阿菟也和她說過的,有些時候,她不用非要在意於天子是怎麼想的。若是時時處處都要順著他的心思去做事,遲早要將自己

關在牢籠之中。

 至於那消息的門路,在確有其事面前,它重要嗎?

 不重要!

 ……

 武媚娘推開了李治的殿門,疾步入內。

 沒等李治發問,她便已沉聲開口:“陛下,有緊急軍情上奏。”!

 () 千里江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