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85 章 085(二更+新年祝福加更)

 要說他能在皇后的那番勸說之下收回怒氣,這點她信。這是一位天子原本就該當有的政治素養。

 但要說他還能在跑馬兩圈的時間裡,就連前往吐火羅調查的決定都做出來了……

 呵,這話騙騙沒出過長安洛陽的貴女還行,騙她不成。

 武媚娘一點也不介意被人揭穿了謊言,“這話是他說的還是我說的沒區別,這事情我能做主。”

 支援吐谷渾的決定權在李治的手中,但這種無關痛癢的調研,她已有主持的權力。

 不管這出調查能不能起到促成合作的效果,但起碼,這也是在爭取了。

 弘化聽得出來媚娘這話中的意思,不由將手中的韁繩握緊了幾分。

 這份從好友這裡發出的關切和聲援,讓她原本混亂的情緒平和了一些。

 也或許是因為媚娘此刻的氣場和她出口之時的氣定神閒,讓她也受到了某種感染。

 又聽武媚娘接著說道:“你也不必覺得我這是在幫吐谷渾。陛下在去年就有意,於吐火羅處建立羈縻都護府,將早年間就逃亡到那裡的波斯王子冊封為波斯州都督。算是在名義上再對對方做出一番支援。現在也不過是提前再去接洽一番罷了。”

 弘化聞言低笑了一聲,“行吧,我知道你的意思。”

 媚娘既然按照這種方法來說,那就是明擺著不想給她留有心理負擔。

 她也不多糾結於此事就是了。

 比起計較這個,她還不如想想,在回返吐谷渾後,她該如何繼續整頓內務,收攏軍隊,繼續和吐蕃周旋。

 這才是對她來說直接面對的挑戰。

 既然大唐暫時不可能對吐谷渾發起支援,除非到了能夠騰出手來,或者情況足夠危急的時候,那麼,她其實也需要做好最壞的準備。

 在這樣的思慮間,她稍有起色的心情又重新低落了下去,甚至在又行出了一段距離後,忽然問道:“媚娘,我想問你個問題。”

 “你說。”

 “如果,我是說如果……”她遲疑了一瞬,最終還是將這個問題給問了出來,“我將我的次子和長女都送到帝都為質,陛下能否善待於他們?”

 武媚娘頓時語氣嚴肅,“你這話不要隨便亂說。”

 弘化眸光微垂,“我都說了,只是如果。”

 可就算是對弘化公主還沒那麼瞭解的李清月,都不難在此時聽出,這位初見之時便有一番豁達氣場的李唐公主,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分明是有託孤之意的。

 因為她身在吐谷渾軍中,還並不只是以一個“王后”的身份存在,便根本無法保證,在和吐蕃的對戰中安然退出。

 那就並不奇怪,她選擇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而這話中分明還有另外一重意思——

 她不打算放棄爭取吐谷渾的地位,就算有了陛下的拒絕,也得繼續拼一把。

 可事實上,以她李唐公主的身份,她就算是早日退到吐谷渾臨近鄯州的地界上,也絕不會有人對她加以責備。

 一想到這裡,李清月覺得自己的眼眶有點發熱。

 於是她忽然轉頭,用稍顯天真而好奇的口吻問道:“弘化姨母,那吐蕃當真有如此厲害?”

 弘化公主本還有的幾分慷慨悲壯,都被這句話一個打岔給收了回來。

 見李清月在馬背上挺了挺胸膛,彷彿想要證明自己已有了問詢此事的資本,甚至揮了揮拳頭,做出了個進攻的手勢,弘化公主更覺得,自己要是繼續託孤,非得換個安定公主不在的場合才好。

 這孩子也太能破壞氣氛了。

 不過現在,還是先解答她的問題吧。

 弘化公主輕咳了一聲,答道:“若不算大唐的羈縻之地,吐蕃所佔據的地盤,約有大唐的三分之一。雖然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經濟文化都遠遜色於大唐,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兵馬確實強盛。”

 “要只覺得他們是蠻夷之人,那真是要吃大虧的。他們早年間就效仿著大唐的府兵制,分出了軍戶和民戶,還將同一部落的人分在一個千戶長手下,以馬匹和旗幟區分身份,以便靈活調度。”

 “不只是提高軍戶的地位,若是你看到有人的身上穿著虎豹的衣服,那必定是吐蕃軍中的勇士,相反,若是你看到有人的頭上掛著狐狸尾巴,就代表著他曾經幹過狐狸一樣膽怯的事情。”

 李清月思忖了一番,問道

 :“那是不是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個被戴上狐狸尾巴的吐蕃小兵,身在軍伍之中,恰好左右都是他的同部落親屬,為了讓自己洗刷掉這份恥辱,乾脆更為奮勇地作戰。”

 “對,這就是吐蕃軍中最常見的情況。”弘化公主答道,“這法子在大唐看來很是野蠻且滑稽,可偏偏,它就是奏效。”

 “此外,吐蕃作戰之中不禁劫掠,所得的零散東西都能夠自己持有,只有土地是歸於國家的,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將士隨時都處在為自己而拼殺的狀態。”

 而目前,吐谷渾就是他們的獵物。

 在弘化的記憶裡,這幾年的交手中面對的情況都是很相似的。

 吐蕃的前鋒部隊先行,後面就是他們作為後勤補給的上萬牛羊以及押送的老幼,一路行到吐谷渾交界之地,隨後在找好的突破口咬上一記。

 每一次作戰區分出的勇士和懦夫,都會讓他們下一次出擊的時候變得更為悍勇。

 而他們新上任的主將,更是個能將吐蕃軍制軍團給利用徹底的奇才。

 更麻煩的是,吐蕃可以負擔起這個遠行,不斷往前挺進,甚至在攻破了白蘭羌後,將此地作為他們的一處中轉大營,吐谷渾卻不能效仿這一點來做出反擊。

 吐谷渾的疆土已註定了,他們不具備遠征的能力。

 李清月聽到這裡,忍不住回問道:“也就是說,吐谷渾現在該當做的,要麼是通過一場足夠有威懾力的戰事擊潰來犯的敵人,讓他們遭到重創,不得不放棄這個對手,要麼……”

 “就是用絕對的防守將他們攔截在疆土之外,只要每次都能讓他們劫掠所得遠遜於消耗,其實也能讓他們的優勢慢慢被削減,是這個意思嗎?”

 前者,聽起來是有點難做到,但後者好像還有機會。

 吐蕃的兵馬為了搶到“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奮力作戰,可這樣的模式也會導致,如果收穫一次不如一次,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必如此發狠地作戰,只要確保自己不會被掛上狐狸尾巴就行了。

 如若吐谷渾完全轉攻為守,一直拖到大唐有餘力支援的時候,是不是還有抗住的可能呢?

 “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弘化公主搖了搖頭。

 “一來,吐谷渾的地形狹長,註定了能被作為吐蕃進攻位置的關口很多。失去了白蘭羌作為前哨之後,就更難以準確判斷出來這一點。除非有一位擅長揣摩吐蕃將領心思的大將。”

 可問題是,吐谷渾沒有。

 弘化很有自知之明。她或許在敏銳程度上強於丈夫,卻還不能稱為一個足夠合格的將領。

 “二來,吐谷渾內部是有親近吐蕃勢力的,甚至就分散在各處關隘的鎮守隊伍中,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向著吐蕃透底。”

 “啊?”李清月疑惑,“這樣的人不能在證據確鑿後殺了完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