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29 章 029(二更)

 李清月在心中腹誹了一句,這也確實像是素筠會喜歡看的東西。

 當然,想歸如此想,她的行動卻沒耽擱。

 她吩咐了一句讓澄心給那戴竿藝人看賞,自己則指揮著侍衛往李素筠的方向去,免得兩人被變幻的人潮衝散了,離得太遠就沒那麼好找了。

 可剛挪出兩步,她就發覺澄心沒像往常一樣手腳利索。

 李清月連忙叫停了侍衛,回頭看去,“怎麼了?”

 “啊。”澄心一愣,猛地回過神來。

 李清月端詳著她的臉,“你今天好像有點魂不守舍的。”

 對上這道已有探尋之意的打量,澄心抿了抿唇,回笑道:“哪有什麼事兒,只是很久沒見到這種場面了,有點驚訝罷了。”

 她飛快地自袖中錦囊裡翻出了數枚銅板,丟進了圓盤之中,與其餘看客所給的並無差別,又快速地跟了上來。

 可眼見這表現利落,李清月還是沒打消自己的疑慮。

 她嘟囔道:“我又不是素筠……”

 所以她沒那麼聽話也沒那麼好忽悠。

 偏偏澄心明擺著不想給出個真正的答覆,她便是真拿刀架在對方的脖子上也沒什麼用。

 而若是她沒記錯的話,上一次澄心有些異樣,是在見到岐州百姓向著回返長安車隊行禮的時候,這一次則是見到這些雜耍藝人。

 這麼看,平日裡心思玲瓏的宮女,竟也有自己的秘密了。

 李清月心中已暗自盤算,等回宮之後便先偷偷打聽一番,澄心是按照採選、進獻、罪沒這些途徑裡的哪一條進的宮,說不定還能發掘出些東西來。

 現在便先不必多管了,畢竟她能出門的時間也就這麼一點。

 在她的面前,樂舞百戲的演出正是接著那出雲中竿舞而起的,樂音已徹底換成了一種急促的鼓點。

 見李清月朝著他看來,

 盧照鄰伸手指向了那批雜耍藝人中領頭的那個,很是敬業地繼續解釋道:“這是自漢代便興盛的百戲之一,名為七盤舞……”

 ……

 ?千里江風的作品《[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

 當夜幕漸漸在長安城中降臨的時候,這些嘈雜的聲音才終於平息了下去。

 但今夜並無宵禁之鼓,只有幾個自長街上跑過的孩童惡趣味地想要去錘一下街鼓,這份慶典仍可繼續下去。

 於是另外的一種聲音便漸漸代替了白日裡的喧騰鼓樂,成為了夜色中的主流。

 那是一種更為輕柔也更為和緩的樂音。

 裡坊之中的酒肆燈火也隨之亮起來了。

 李清月隨著盧照鄰的推薦擇了家酒樓,在廂房中落座。

 站在凳子上朝著窗外看去,就見她們此刻所在的裡坊中,各家酒樓飯館各自掛上了招牌,點起了亮如白晝的千盞燈籠。

 隨之而來的還有自各處窗扇裡冒出來的酒香飯香,以另一種方式撞擊著人的感官。

 她看得清楚,也聞得清楚。

 雖然沒有長街兩側燈火交織的壯麗景象,但一座裡坊好像就是一座微縮的小城,在這城中攢動的人頭就像是這幅濃縮畫卷之上的星星點點。

 哪怕眼前所見只是窗口一隅,卻也不難想象到,長安城中還有無數處這樣的地方,共同組成了這座關中都城的風貌。

 這不由讓她發出了一句感慨。

 “這就是大唐盛世嗎?”

 與她所處的時代相隔千年的大唐盛世。

 李清月託著下巴,將手肘搭在窗口,改了個更加舒坦的姿勢,以便欣賞下方的景象。

 當她問出這句話的時候,也正有一道酒肆開業的銅鑼炸響了整座街巷。

 一個個拋飛而起的燈籠則像是燈花迸濺,驟然吸引去了眾人的目光。

 沒有煙花,卻是另一種華彩紛然。

 而在大酺的歡騰氣氛之中,沒人會因此而對其有任何的意見,反倒是撈著酒壺的客人盡數朝著那散財的鋪子湧了過去。

 看吶,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但李清月其實並未完全沉浸在下方喧騰中,畢竟她也不好喝酒這一口。

 以至於喝彩聲幾乎衝破裡坊之時,她竟耳力極靈敏地聽到了另外一個聲音。

 那個聲音可能只是在喃喃自語,並沒有想要任何人聽到。

 偏偏因她身懷系統的緣故,還是將其收入了耳中。

 那聲音還很熟悉,正是方才一度走神的澄心發出的。

 “……不是的。”

 李清月聞言眸光一閃。

 不是什麼?

 這不是長安盛世?

 可此時的大唐雖還不到開元盛世,到底已經歷過貞觀之治了,關中的人口也早非隋末時候可比。

 再以今日之所見場面,說這是盛世好像也沒什麼不妥的。

 澄心渾然不覺自己的聲音沒能被掩蓋在下方的動靜裡,反倒連後一句都被她那小主子給聽去了。

 那也實在是她有感而發的一句——

 “不夠體面的人……哪有機會出現在公主眼前呢。他們早去各州逐食去了。”

 聽到這裡,李清月眉頭微不可見地動了動,只因她好像聽到了一個對她來說很陌生的詞語。

 當澄心帶著錢袋下去結賬的時候,她便狀似無意地朝著盧照鄰問道:“逐食是什麼?”

 李清月並不知道這兩個字怎麼寫,只能依照著澄心方才念出的聲音模仿。

 但很顯然,她模仿的並沒有錯。

 盧照鄰聞言,在臉上浮現出了幾分愕然,“三娘子為何忽然有此一問。”

 在此刻的大酺盛景之中,她本不該提及這樣的事情。

 李清月卻只是固執說道:“我問你答就是了,你不是給我當嚮導的嗎?”

 盧照鄰愣了愣,忽然想到了在他前來此地之前鄧王李元裕對他的叮囑。

 那麼難保這句話並不是公主要問,而是陛下要考校他一二?

 他正了正面色,答道:“關中田地糧產不足,四面關隘又限制運糧進入,尤其是水路,幾乎無法用於大量運輸糧食。所以若遇災年糧荒,陛下便只能令百姓出關,前往其餘各州討要食物,是為逐食……”3

 李清月呆在了當場。

 窗外忽然又響起了新的一聲鑼鼓,把盧照鄰最後的幾個字給吞在了滿堂斗酒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