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27 章 027(二更)

 這場廢王立武的推拉過招,終究還是走到了盡頭。

 ——————

 永徽六年七月中,李治下達了廢后旨意。

 他以“中宮無嗣”“謀行巫蠱”“屢有忤逆”之名,將王皇后廢黜,貶為庶人,暫囚於掖庭禁室之中。

 廢后旨意下達的兩日後,許敬宗等人聯名上奏,重新請立武昭儀為皇后。

 同時請求將王皇后父親以削爵論罪,對其再行一步打壓。

 到了這一步,韓瑗這個反對派已再不敢將自己的反對說辭擺上檯面,長孫無忌也像是重新認識了這個皇帝外甥,暫時緘默不語。

 活躍在政壇之上的新貴們,則忙不迭地以最為熱切的言語鼓吹起陛下決斷的聖明,武昭儀又有多麼合適於皇后這個位置,只等著陛下的最後一道旨意。

 李治看著鋪開在面前的聖旨。

 昨日他和媚娘一併見了被送往禁室關押的王皇后。

 她倒是還如昔年成婚之時所見的那樣,雖已去掉了

 那滿頭珠翠與周身華服,也無損於她這儀態端莊。

 面對廢后的旨意,她沒有過多為自己辯解。

 畢竟,她早已在李治被迫立太子的時候,就什麼都看清楚了。

 現在只是有一道明明白白的旨意告訴她,無論是在後宮中抓武昭儀的錯處,讓李治失去這個由頭,還是前朝勢力壓制住陛下的集權在手,他們都失敗了!

 那麼迎接陛下隨即而來的打擊,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王皇后在消失於二人視線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沒有說錯。

 “我不是輸給了武昭儀,而是輸給了我的立場出身。但我不後悔沒有背叛自己的立場。”

 她和李治從來就不可能彼此交付信任與真心。

 那她當然不可能讓自己去當李治捅向關隴勢力的刀,反而葬送自己的家族命脈。

 如今只是損失她一個罷了。

 李治想要徹底打破朝堂的壟斷,還有太多的路要走,而這其中暗藏的機會,她相信她家族之中的人是能抓住的。

 這話真是真實得可怕。

 便如王皇后的堂兄王方翼,就已在仕途中展露崢嶸了。

 李治倘若要朝野上下不只被一種聲音所統治,就勢必要對他委以重任。

 也是在昨日,李治也與媚娘又有了一番討論。

 話題之中談及的,便是當媚娘登臨皇后寶座後她當如何去做,相應而來的武氏家族崛起,媚娘又當以何種方式應對。

 讓李治覺得她很聰明的一點是,她沒有將話說死,但她給出了一番足夠聰明的答覆。

 她說:“皇后當以身作則。”

 這一句話,足以涵蓋大部分的情況了。

 還是昨日,他也同長孫無忌又有了一次會面。

 但與此前不同的是,這不再是由他親自登門拜謁長孫無忌,而是這位太尉前來面見陛下。

 沒人知道這場君臣之間的對話到底說了些什麼,但由李治近前的侍從所見,當長孫無忌步出大殿的時候,腳步竟有幾分蹣跚。

 當李治望著面前這張還未宣讀的聖旨之時,便忍不住想到長孫無忌彼時的問話。

 他說:“陛下欲卸磨殺驢嗎?”

 這實在是一句,不太聰明的問話啊。

 長孫無忌現在還覺得自己有些委屈,當真是讓人不知該當如何評價。

 想到這裡,李治目光之中的猶豫在此時徹底褪去,只剩下了將玉璽按在聖旨之上的堅定。

 這是他選出來的皇后,也是最適合於此時的皇后!

 【武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後/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2

 武氏比起太原王氏的根基,相差得實在是太遠了。

 可也正是這份差距,才不會讓李治芒刺在背。

 【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侍從,弗離朝夕。宮壺之內,恆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聖情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

 君,可立為皇后。】2

 詔書蓋印。

 從今日開始,媚娘便是武皇后了。

 或者說得準確一些,在封后大典之後,她便是名副其實的後宮之主了。

 ——————

 “快,這邊這邊。手腳都勤快一點。”

 李清月從打開的窗扇探出了個腦袋,就看到安仁殿的院子裡人來人往走動頻頻,真是忙亂得很。

 也不奇怪。

 阿孃從昭儀變成皇后之後,自然不能再住於此地了。

 按照李治隨同封后詔書下達的指令,皇后隨後的居所在延嘉殿,越過金水河再行出一段便到了陛下在內宮的書房甘露殿。

 那屬實是個好位置。

 但安仁殿內除了武昭儀的東西之外,可還有兩位皇子一位公主的諸多物事呢。若要以儘快的速度整理妥當,怎麼看都是個大項目。

 澄心抱著個箱籠往板車方向走的時候,還恍惚了一下。

 任誰也沒想到,就在去年她還在擔心武昭儀的前途,今年便已見到她升遷了,還是升到皇后的位置上,很是不真實。

 也正是這份升遷,讓她的壓力增加了不少。

 皇后的宮女和昭儀的宮女所面對的要求總歸是不同的。

 更何況,還是主子欽點的心腹宮女啊……

 小公主的份量也比之前重了不知多少,她可絕不能有任何一點看顧失當。

 一想到這裡,澄心下意識地便往安定公主的方向看了一眼,卻見趴在窗臺上的小公主忽然被後頭的武后拍了拍肩膀。

 也不知道小公主是又幹什麼好事了,這一拍竟險些將她嚇得跳起來。

 李清月一回頭,瞧見是母親,這才鬆了一口氣。

 然而下一刻她便聽到武媚娘問道:“昨日我去送蕭昭容,她說謝謝我的提醒,這是怎麼回事?”

 武媚娘很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提醒蕭淑妃。

 畢竟,蕭淑妃是死是活是升是降跟她沒什麼關係,李治應當也不希望看到出現這樣的拉攏抱團,所以對於蕭淑妃很可能在往死路上走,武媚娘也沒做出什麼反應。

 可蕭淑妃開口之時竟像是萬分篤定,並不覺得這份幫助是由別人帶給他的。

 若非武媚娘沉得住氣,只怕要被蕭淑妃看出她一無所知的端倪來了。

 到了迴轉之時,武媚娘才有了餘暇思考這其中的情況。

 不知道是因為阿菟近來和宣城公主走得近,還是因為她剛開口便是一個“雨”字的緣故,出現這等費解的事情,武媚娘第一個便想到了自己的女兒。

 而算起來,這份突如其來的感謝,竟也不算壞事,更像是阿菟這個福星所為了。

 武媚娘伸手點了點女兒的眉心,“你做的?”

 李清月露出了一個無辜的笑容,一把抱住了武媚孃的衣袖,顧左右而言他,“阿孃,我們說這個幹嘛呀。”

 “阿耶都讓人將皇后褘衣送去延嘉殿了,我想看看您穿著是什麼樣子!”

 早在岐州籍田禮的時候,她就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