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27 章 027(二更)

 若不然也無法在回宮後的短短時間內便博取到李治的偏愛。

 不過這最後半句話,她好像還是不要說比較好。

 蕭淑妃聞言揉了揉眉心。

 她的心腹宮女在立場上應當是天然站在她這一方的,尚且會有這等想法,那麼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經年累月間擴散出去的聲望,或許真是她能察覺到自己近來異動的憑據。

 而這份與人為善的做派,不管是偽裝也好,還是當真如此,總之她若此時收手,活命的機會看起來更大了些。

 但有錯就是有錯,陛下這種脾氣的人,不會因為宮裡多一個淑妃吃不了多少多餘閒飯,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她想了想,又在第二日將女兒叫到了跟前。

 武媚娘既然不想讓這拉攏出現在明面上,而是通過她的女兒傳達消息,那她便先還是按照這個法子繼續往來好了。

 李素筠認真地端詳了一番母親的面色,驚覺她比起昨日的樣子平和了不少。

 她心中一喜。

 這麼看,阿菟真的沒有騙她,那句話是有用的。

 但很奇怪的是,昨晚上她在睡前讓宮女跟她說衛子夫,聽到的卻是一個公主府中的謳者一路成為皇后的故事。而這種身份,和王皇后還有阿孃相距得有點遠啊?

 沒關係!她現在還想不通,遲早能想通的。

 蕭淑妃摸了摸女兒鬢邊的碎髮,“替阿孃做一件事好不好?”

 李素筠點了點頭。

 “去問問,若要後退,該當如何。”

 她需要知道武媚娘能對她、對她子女的容忍底線在哪裡。

 但讓蕭淑妃有些沒想到的是,被女兒在兩日後傍晚帶回來的答案,並不太像是武媚娘希望她接受到的處罰,反而是在教她,要退到哪一步去,才能讓李

 治打消對她問罪的意思。

 這也是一個,若是讓蕭淑妃自己去想,絕不會想到的答案。

 她望著面前早已因心煩而剪禿了的盆景,又將那個答案在口中轉圜了一遍,“周國夫人啊……”

 ——————

 永徽六年七月初,廢王立武尚未隨著朝堂人事變動結束而落下帷幕,後宮之中倒是先有了另外一條令人驚愕的消息。

 蕭淑妃向李治遞上了一份請罪書。

 她以妃嬪善妒為名自請除淑妃之位,並請跟隨周國夫人鑽研佛理,重學規矩。

 周國夫人是什麼人?

 那是李治的保母姬揔持。

 自南北朝時期便盛行的尊崇保母風尚,讓姬夫人在太宗朝便被封為二品夫人。

 長孫皇后病逝後,姬夫人在李治面前的地位水漲船高。又因太宗親征遼東之時,姬夫人率領太宗後宮嬪妃前往前線覲見,在還朝後便被封為一品夫人。

 到了李治登基之後,姬揔持便成了周國一品夫人!

 這一連串的升遷,足可證明李治對這位長輩的恩厚。

 若說李治對誰最為信任倚重,姬夫人必然在前二之列。

 而讓李治格外滿意的是,姬揔持很明白自己的優待從何而來。

 或許是因早年間以罪臣身份進入掖庭的緣故,姬夫人地位雖高,卻很少出來走動,使用自己的特權,反而是隨著年事漸高而愈發喜好佛理。

 揔持這個名字便是她在研讀佛經後為自己取的。

 這樣一來,蕭淑妃為何選擇與周國夫人待一處去,便好理解了。

 她這封請罪書,一面是抬了一手周國夫人的品性,以就學?_[(”為由給自己尋找了一個上佳的避禍之地。

 另一面,則是表明了將以佛理修養心性,絕不再耽誤陛下的要事。

 隨同蕭淑妃此舉一併到來的,還有曾經有所異動的南方貴族的偃旗息鼓。

 表現到這個份上,就算李治當年真因為蕭淑妃礙於家族立場“袖手旁觀”的緣故對她有些不滿,現在也著實沒什麼好說的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覺得這種“抱大腿穩準狠”的行事方略,不像是蕭淑妃能想得出來的。

 這讓李治接到這封請罪書的時候,不覺陷入了沉思。

 可當他令人將蕭淑妃近來接觸過的人都給盤算了遍,也沒發覺她的“智囊”在哪兒。

 那便——權當認為是她自己想通了吧。

 反正有罪要罰,有“功”也得賞,蕭淑妃請罪請得快,李治回應的聖旨同樣不慢。

 天子有詔,蕭淑妃褫奪淑妃稱號,改封昭容,留於周國夫人身側反思進學。

 但為防叨擾周國夫人清修,在其佛堂之側另修了一處院落,用於蕭昭容所居。

 此外,雍王李素節的這個“雍”字,原本是因母親身份而貴,現如今蕭淑妃降為九嬪,他也得有些表示才對。李治思量之下,將其自雍王改封為許王。

 這一條,在別人看來當然是懲處,可蕭淑妃收到這封聖旨的時候卻大鬆了一口氣。

 人人都道雍王有繼承陛下位置的機會,若非太子先歸入皇后名下,得正統名號,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必定遠比現在多。她抱著女兒低聲說道,現在便安全多了。

 ?千里江風的作品《[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李素筠不大明白,“人少才好嗎?”

 “當然更好。”這話不是自蕭淑妃嘴裡說出的,而是她的大女兒李下玉。

 這女孩子已有十歲上下的年紀,或許是因平日裡多習文墨,在打眼望去之時便覺有股書卷氣,也比李素筠看起來文靜不少。

 只從她望向母親隱約藏著幾分擔憂的目光中,還能看出情緒波動來。

 “對,當然更好。”蕭淑妃語氣篤定地說道,“總歸此番的麻煩已是差不多過去了。往後……”

 她看了看素筠的臉,有一瞬間想說她是傻人有傻福,早早便同未來皇后的寶貝女兒玩在了一處,又想到李治此人的偏愛未知能持續多久,還是別將話說死了的好。

 “往後的事便往後再說吧。”

 蕭淑妃幽幽嘆了一口氣,“你記得替我謝謝那個出主意的人。也……好好聽她的話。”

 她隨後要跟著周國夫人一段日子,雖然還能回來看女兒,但也沒法像此時一樣日日過問。

 倒不如賭一把,武媚娘在成為武皇后之後不會對她的女兒有所苛待,讓人找到對付她的把柄。

 那麼聽話一點總是沒錯的。

 見母親將話說得鄭重其事,李素筠也連忙點了點頭。

 雖然……她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忙到底是怎麼幫上的,而且總覺得讓她聽一個不到兩歲孩子的話,也有那麼點奇怪,但既是阿孃說的,她先答應著吧。

 她更不知道的是,當蕭淑妃選擇退出的那一刻,擺在王皇后這一邊的籌碼便又少掉了一枚。

 也讓李治下達最後一道宣佈的指令,再沒有了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