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 84 章

 在今夜這種情況下,江鷺和姜循能全身而退,反而是暮遜被禁東宮……梁祿敬佩二人手段,便對二人熱情很多。

 姜循看梁祿的態度,便猜暮遜沒有和皇帝說什麼私情。她心中懸著的一把刀落地,整個人脫力後,輕輕地晃了一下:她還生怕暮遜魚死網破,要拉著她一起死。

 但是暮遜沒有說……姜循沉吟:看來暮遜的狀況不太好啊。

 梁祿關心道:“今夜天涼,姜娘子早些回府吧,莫要淋雨生了病。”

 梁祿低聲賣姜循一個好:“官家召您父親入宮了。”

 姜循一怔。

 她朝梁祿垂眼一笑,問出一旁江鷺最關心的事:“那涼城案子,如何查?”

 梁祿看一眼江鷺,說道:“事到如今,恐怕當年事真的要翻出來了。只是江世子知道多少,江世子為什麼要查,恐怕都得說出來……官家必會主持公道。”

 江鷺淡漠頷首。

 從十里亭驛站入宮的一路到現在,江鷺始終心神不屬,臉色秀白,淋雨失魂。他得梁祿的保證後,抱拳便轉身出宮,一步都不在這裡多待。

 多待一刻,都怕生出不可挽回的衝動。

 --

 老皇帝召姜明潮入夜深談,既是問涼城之事,姜明潮知道多少;又是為了儲君之位,老皇帝生出踟躕。

 但皇帝自然不會說自己對儲君生疑,姜明潮也絕不會在儲君之位上表態。

 合格的臣子,當學會裝聾作啞,絕不觸犯君威。

 姜明潮在朝三十餘年,他不是最得寵信的大臣,卻一定是最安全的、一旦出事皇帝就會想到他的大臣。

 老皇帝對十里亭驛站姜循的出現發出試探,姜明潮雖有猜測,但他確實不知實情。而涼城事,姜明潮則說實話。他不否認自己和太子的關係,卻也不會為自己不知的事情而大包大攬。

 到最後,老皇帝嘆氣,做出決策:宮中重開“資善堂”,聘姜明潮開設講筵,召宗室那些年幼的子弟來宮中讀書。

 姜明潮道:“自最後一位皇子離宮開府,資善堂已停多年。如今無緣無故重開講筵,恐引起朝臣猜忌。官家不如讓長樂公主一同來讀書,就說開講筵,是為公主開的。

 “公

 主明年及笄,正是到了挑選駙馬的年齡。而長樂公主幼時長於冷宮,恐學識……稍淺。官家既寵愛公主,臣願為公主及眾宗族子弟一同授課。想來那些孩子有緣陪伴公主,也會怡然自得。”

 老皇帝目光閃爍,他知道姜明潮猜出他想開資善堂,是對儲君有異;而姜明潮為他找補,拿暮靈竹當藉口。

 難為姜明潮能想到這種藉口。

 --

 天亮時,姜明潮執傘走下丹墀,與上朝的臣子們逆流而行。

 眾臣驚訝姜明潮不上朝,姜明潮目光穿過他們,看著灰濛濛的天色,以及青白色的丹墀被雨水沖刷。

 官袍沾水沉重曳地,他目光平平靜靜地掠過丹墀。

 朝臣和皇帝想必都不記得了。在二十年前,國子監學生集體上書,議論朝政。

 大魏學士大都出自國子監,學士通機要,國子監的學生向來有議政之權。但是當年,上百學子被殺于丹墀之下。

 血流三日不住,皇權強橫讓人畏懼。

 皇帝坐穩帝王位。姜明潮的大半學生,死得無辜。

 不能提,不能問,不能疑。

 那不過是皇權下的小小塵埃而已,放眼整個朝堂,每年不知會發生多少事,死多少人。權威之下盡是屍骨,那事距離今日,已經過了二十年。

 姜明潮日日夜夜在想,若有伊尹之志,那放逐君王可行;若有周公之績,那殺伐兄弟可行;若有周妃之賢,那後宮干政可行。

 可如今天下,誰是伊尹,誰是周公,誰又做得起周妃?

 暮氏一族,到底是有何功績,才行殺戮、亂朝、叛國之舉?

 姜明潮層層佈置,走到今日,他依然在隱晦地佈下棋子。朝局越亂越好,世人口誅筆伐也無所畏懼。他將為了自己的道,付出所有,不惜代價。

 ……或許為了他的最終目的,他可以為江鷺、姜循,提供些機會。

 --

 暮靈竹再次來看望父皇時,從皇帝那裡得知她要讀書的事,她驚愕又欣喜,忍不住抱住父皇手臂搖了搖。

 她十分羨慕杜嫣容、姜循那類聰慧過人的年輕娘子,不提她的好友杜嫣容是何其學富五車,只說姜循的許多佈置,暮靈竹大多時候都是看不懂的。

 那類聰明的娘子總能得償所願,必是讀書良多的緣故。

 姜太傅來宮中授學,那是多好的學習機會啊。姜太傅以前只為皇子們授課的,雖然這一次授課依然是為了宗室子弟,但她可以讀書,已經運氣好極。

 病榻上的老皇帝見暮靈竹這般開心,心中生澀。

 時至今日,大約只有這個無暇的小女兒,不知諸人的算計,為講筵而欣喜。

 暮遜想的不對。

 其實皇帝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皇帝還有一個小女兒……一個尚且年幼、懵懂單純的小女兒。

 老皇帝撫摸著暮靈竹的烏髮,慢慢沉吟:“阿竹,為父決定查兩年前一樁舊案。但是此案涉及極廣,為父怕他們官官相

 護……為父不理朝政數年,難免有些束手束腳。”

 暮靈竹迷惘,不知老皇帝為何跟她說這個。她又不懂政事。

 暮靈竹勉強從貧瘠的腦海中擠出一個名字:“父皇要趙相公去查嗎?”

 她只知暮遜和趙相不和,她絕不會推舉那太子,自然說趙相。

 老皇帝沉默。趙銘和……趙銘和也許有其他作用。

 梁祿在旁笑道:“官家和公主忘了?前幾l日,中書省把奏摺送過來時,小公主為官家讀摺子,官家還誇過有幾l封摺子寫得十分有文采。那是中書舍人葉郎君寫的,公主殿下還看了半天呢。”

 暮靈竹一怔,眨下眼睛。

 老皇帝沉思:“葉白,葉清之……他是前幾l年的科考魁首,記得在開封府任職。”

 梁祿:“官家今年將他點為禮部考功郎,讓他去主持科考。科考事後,太子又把葉郎君從禮部調去了中書省,做那中書舍人。”

 老皇帝:“他是太子舉薦的啊。”

 梁祿笑而不語。

 他跟隨老皇帝數十年,最清楚老皇帝心思。暮遜固然可恨,但老皇帝若不想廢儲君,老皇帝應當還是會保太子。在老皇帝安排好制約太子的手段前,暮遜暫時是安全的。那麼,派一個和暮遜關係若有若無的大臣去查涼城事,便是老皇帝對暮遜的仁慈了。

 老皇帝果然道:“葉清之既然是從開封府調上來的,想必對查涼城案頗有心得。此事便交給他,給他一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