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龍者誰 作品

第六十四章 尾聲

“聽聞楚國公大人即將接任五軍都督府的總都督之職?”

“聖旨未下,為臣者不得隨意揣測聖心。”穆繇看著眼前之人,語氣古井無波,“今日稍後穆某還有些安排,故尊客還請回吧!”

送走了不知從何處得來消息的說客,表面上一如既往冷著一張臉的穆繇在心底一句又一句地罵著髒話。

五軍都督府是有別於兵部的另一主掌軍政的機構,由太祖早年設立,依照慣例,此府往往由身負爵位的勳貴組成。

兵部有調遣軍隊的權力,而五軍都督府則負責統帥軍隊作戰。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職責分工,且他們均需聽命於至高無上的天子。

前任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是由魯國公張徐佑擔任,然其自闞家堡之敗後遲遲未歸,想必也同樣殉國,以至於此位空懸至今。

當時的穆繇雖是唯一一個有資格繼承此位的人,他卻身負敗績,根本沒臉去爭此位,故而整個京師保衛戰的總提調實則在嚴啟珏的授意下,交由兵部尚書庾和負責。

而對方確也力挽狂瀾,立下了不世之功。

穆繇自認自己即使再過幾十年,也很難擁有對方那樣的能力。

且除卻楚國公本人之外,現如今,大昭高階的勳貴之中也沒剩下幾個適齡且驍勇善戰足以服眾的存在了。

否則那時候他也不會主動攬下教導定北侯之事,雖然他承認的確這一行為中確有想要取得對方家傳的練兵之法的原因。

雖說拜天底下最英明神武的喬大帝所賜,在當前人才斷代的方面,倒黴的勳貴倒是和倒黴的兵部屬實半斤八兩。

當然,這種難兄難弟的相似,全然無法改變兩者之間更本質的對立矛盾——

世襲的軍功貴族與依科舉躋身朝堂的文官集團,有著截然不同的利益,天然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存在。且比起勳貴數量的稀少,通過來年科舉,兵部的缺位將會更快一步被補上。

加之兵部與五軍都督府本就是太祖為了讓手握兵權的人互相制約而設置的,雙方的職責劃分確有重疊,若是兩方領頭之人都偏於強勢,則容易起齟齬。

麻煩。

除卻他,位列勳貴的公侯之中,還有誰可堪此任?

新任魯國公不行,因為總都督之位,斷無父死子繼的道理;鄭國公資歷雖夠,但太過年邁,即使接任,他又能再支撐幾天呢;另外還有兩位國公魏國公和韓國公早已在自己的封地上過上了太平的瀟灑日子,已多年未至京城了;安西侯懦弱不堪事,實話說就連穆繇都有點想把他先打一頓。

而他的舅舅鎮南侯雖有心屬意此位,但穆繇似乎能感受到,陛下並不是很喜歡鎮南侯此人,雖然在外臣面前,他把這份厭惡掩藏地很好。

伏波侯葉子敬想必也是個合適的下注對象,只可惜後者已經明確地放出話,他新婚燕爾,不能離開自己的新老婆太久,因而他一定會在過年前趕回東海境內。

雖然在穆繇印象中,對方起碼應在十幾年前就已娶妻生子,所謂的新婚向來不過是個拿來唬人的噱頭,但這並不妨礙他應景地握著葉子敬的手,滿臉真誠地開口道:“替我向新嫂子問好。”

說起來,人數好像有些不對,他是不是少算了個誰?

於情於理,穆繇完全不想留在京城裡和一幫老謀深算的傢伙整天照面打哈哈。比起這個,他寧可再次回到當初自己教導定北侯的日子,起碼那時候他的大致人生目標還是挺明確的——幹掉剌戎人,守住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