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龍者誰 作品

第十三章 笑話

又過了幾年,庾和回京述職,那段時間嚴啟喬大概正值青春期叛逆,整日沉迷玩樂無心政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於吳良處置。

吳良公公小人得志的猖獗之態對整個大昭朝廷原本也健康不到哪裡去的政治生態形成了非常無良的影響。

首先便是賣官鬻爵之風層出不窮。

除此之外,為了求得吳良庇護,多位富商與官員不惜覥著臉將吳良公公尊為親爹親爺爺甚至親祖宗。若是見不到吳良公公本人,認其義子義孫為父為爺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

就這樣,吳良公公的輩分一路見漲,眼看著就往祖宗十八代奔去了。

吳良公公雖已失先天最重要的決定性條件,卻在這明鏡高懸的朝堂上有了諸多孝子賢孫。

由此可見,染色體絕非物種繁衍的充分必要條件,金錢和地位才是。

更過分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每當在外就任的官員回京述職時,他們都會給吳良公公送上數量豐厚的供奉。

起先只是一個兩個旗幟鮮明的吳派人士會給吳良公公送禮。可是不知從何而起,但這似乎已經形成了某種默認的定例。

當有識之士反應過來時,此事已經成了一種古怪的約定俗成,就跟男不學文女不學理做飯的人不能上桌吃飯一樣莫名其妙。但每當有人忍不了準備進行一些改變時,這個自稱“傳統”的東西又會朝人重重地砸下來。只聽“duang”的一聲,這號稱“傳統”的東西把不信邪的人們砸的滿頭是包。

就這樣,越來越豐厚的銀子堆積在吳良公公的府內,但吳良公公上輩子說不定是隻沒屁眼的貔貅,對銀子他向來來者不拒,且胃口被越喂越大。

為了給吳良公公提供最滿意的體驗,有些官員甚至不惜挨個拷打統治之下的每一個百姓,也要讓榨出令吳良公公滿意的油水。

真可謂盡心盡力。

大昭有此等盡責之人,何愁不能興盛啊!

而與之相反的是,有的官員甚至因家貧以及不太會來事,無法備齊令吳良公公滿意的禮物,竟在入京述職的前夜害怕到自絕於世。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遵循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像是被捲入了某個看不見的巨大旋渦。

在庾和回京述職之日前,他在官場上屈指可數的好友況越極力規勸他,還是稍微給吳良公公一點面子,哪怕隨手塞點土特產也行啊!

但庾和還是拒絕了。

初次聽聞此事的章魚們曾不乏惡意地揣摩過,經過多年經營,庾和手中銅板的數量說不定也只能堪堪與他官場上的朋友數量相當(有關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章魚們近日聽說庾和這一段時間似乎又得罪了什麼名門望族,因而雖然不知道他家裡頭銅板的數量有沒有上升,但毫無疑問,他本人朋友的數量肯定再次有所下降),光是來應付日常生活就已經捉襟見肘,著實挪不出任何專項費用去投餵沒有屁眼的吳良公公。

當然啦,聰明的章魚們絕不會當著外人的面把這缺德的猜測說出口。

只是時任定北侯的齊雨聽了章魚們信誓旦旦的話語後,險些沒控制住面部表情,他當即決定給兩隻小章魚開展長達數月的道德與法治強化培訓課程。

至於聰明的章魚們對此到底能聽進去多少……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