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龍者誰 作品

第十二章 庾和

庾和,字什麼章魚不知道,號什麼章魚也不想打聽。但兩隻章魚私底下對他的稱呼是“教導主任”。

此人年近半百,卻看上去精神矍鑠,面容清雋,雙目炯炯有神。看他這精神氣概,章魚深刻懷疑哪怕說庾和年僅三十怕不是都有不少眼瞎的人相信。

在大昭混濁的官場中,庾和可謂是一股特立獨行的清流。

相傳其幼時開蒙,塾中的夫子問他為何而讀書,時年七歲的庾和昂起頭高聲回答:“為我大昭萬千黎民而讀書。”

字字鏗鏘有力。

在他家鄉一位致仕多年的老者聽聞此事,感慨萬分,當即決定將此子收為關門弟子,以將畢生絕學盡數教予其。

自那之後,庾和便離開了家,從此跟隨在老師左右。

他的老師帶他走了很遠的路,他們走過初春的稻田,看著農民挑著裝滿水的沉重木桶低低地彎腰走在田壟之上,他的老師告訴他“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他們走過盛夏的學堂,蒼翠的老樹沿途投下濃密的樹蔭,他站在樹蔭下聽著稚子朗朗讀書聲迴盪在窗明几淨的課室。他聽到他們在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們走過暮秋的校場,庾和蹲下身在地上自金色的落葉中拾起一隻又一隻未中的箭矢。他的老師一面嚴厲地告誡他拉弓時必須全神貫注,一面又在休息時給他一遍遍地講百餘年前那位文相的故事。

最後,到了隆冬時節,他們重新回到了屋中,點燃爐子,溫一壺封存多年的黃酒。庾和抿了一口酒,轉頭看向窗戶外的鬱郁竹林,只見竹子雖遭風雪摧殘可仍不改其翠色。

從他的老師身上,庾和很快就學到了對萬事萬物一視同仁的慈悲,學到了古代典籍中蘊藏的知識,學到了足以退敵的兵法,學到了百步穿楊的箭術,學到了明斷是非的敏銳。

但要說庾和聰明吧,他卻偏生沒從他老師身上學會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明哲保身的智慧。

而那正是他的老師在宦海沉浮多年最終全身而退的依仗。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過剛則易折。”他的老師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規勸著,“你雖良才美質,但又如何抵得過這時命摧折啊!”

“學生謹遵教誨。”下一刻,庾和恭敬地回答道。

“……你完全就沒有聽進去!”他的老師頗為惆悵地嘆了口氣,“算了,還是等我這糟老頭子死後你再去考學吧!這樣我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生怕你得罪了什麼惹不起的人害得我白髮人送黑髮人。”

庾和二十歲那年,他的老師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守孝三年後,庾和考取進士。

自此,他正式踏入仕途。

不久後,在庾和奉命隨同巡按西南時,恰逢山中部族作亂,一個土司糾集了幾百人圍攻縣城。

縣衙中僅有少量衙役,焉能敵得過漫山遍野的山民?

聽到城牆外傳來的震耳欲聾的呼喊,前來巡按的正使和縣令一道嚇得兩股戰戰躲在縣衙中不肯露面,但庾和臨危不亂,只見他先是指揮著衙役加固城防,又組織百姓披甲日夜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