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互相扯皮

 吳越當然沒同意這個荒唐主意,世家的名聲都是互相吹捧起來的,今天揭弘農楊氏的底,就是和其他家族作對。

 楊家的祖先根底不為大眾所知,根源在於知識的普及性。

 楊喜的事蹟載於《史記》,楊敞的身世則記錄在《後漢書》,兩部皇皇巨著,一般人家沒能耐收藏。

 有書之家也未必能將二者結合起來,軍功起家值得誇耀,只是楊家的這份“軍功”著實不大好聽。

 看穿的人不是沒有,時移世易,頂多讓人嘴兩句而已。

 唯一讓吳越感到奇怪的是,段曉棠如何知曉的,她並不好學,也不愛和這些人打交道。

 吳越不放心地將人找來,問道:“弘農楊氏的事,你如何知道?”

 段曉棠頓時有些迷茫,哪本書哪篇帖子……哪記得呀,“忘了,但就是知道,應該沒記錯。”

 吳越點頭,不陰不陽道:“是沒記錯。”要沒她點撥一回,自己都想不起二者的關係,“類似的還記得哪些?”

 帳內只有兩人,段曉棠也不避諱,“早幾百年時局混亂,五姓七望的嫡支被砍殺過好幾輪,現在要不是旁支繼承,就是冒姓。”追認的一個個名人祖宗,也未必經得起推敲。

 以嚴格的嫡庶神教而論,一個個都不是正兒八經一路嫡嫡嫡……傳下來的,通通發賣。

 吳越緊閉雙唇沉默些許時候,悶聲道:“這件事爛在肚子裡,別往外說。”

 段曉棠又不是真的莽撞,不以為意道:“我知道。”除非嫌日子太平,想逼人決鬥。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句話的出處段曉棠記不清,但覺得很有道理。

 但仰仗一位祖先一個姓氏,得享百年千年富貴,就很沒有道理。

 聽吳越說起範成明一拍腦袋想出的餿主意,段曉棠只有一句評價,“頭真鐵啊!”

 她都不敢去賭,沒想到範成明想給楊守禮找麻煩的心如此堅定。

 與範成明“同心”的是遠在長安的吳嶺。

 過往楊守禮在吳嶺印象中,就是一個頗受皇帝喜愛的小輩,兩人年紀輩分都差了,沒有直接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