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傳授廚藝(2)

 祝明月一行卻沒有想象的那般順利,青瓷主要產地在河北,白瓷產於南方。倒不是說長安周邊產不出好瓷,只是和原產地比起來差上一二分。

 祝明月和姜永嘉遊走於東市各個瓷器鋪子內,查看樣品,詢問是否可以訂製,工期長短……各方比較。

 在幾家勉強合意的鋪子裡付了訂金,請他們暫且燒幾個樣品來。

 其實長安的瓷器水平極高,工藝精湛美輪美奐。唯有一個缺點——貴。

 這哪是美麗瓷器的缺點,是春風得意樓或者說祝明月的缺點。

 惹得祝明月少見的在姜永嘉面前發起牢騷,“以後酒樓發展壯大,我們請人設計圖紙,拿去河北江南的瓷窯燒製。”

 不過這點野望很快被現實壓下去,“如果這批餐具燒製的品貌情況不好,改用素瓷。”永遠有第二套方案。

 清新素雅永遠在文人心裡騷動。

 姜永嘉對這個方案沒有異議,素瓷只是沒有那麼華貴而已,君不見東市許多食肆酒樓還用的陶器,不然華天樓二手餐具為何那般吃香。收好幾張契紙,“三日後我來取貨,帶回店裡讓娘子和段郎君看看。”

 至於說日後為了些杯碟碗盞專門去遙遠的河北江南燒製,在姜永嘉看來是天方夜譚,不說交通,沿途的花銷就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何必小題大做呢!

 不過東市一酒樓,不值得。

 段曉棠傳授廚藝不是手把手教,只告訴幾人流程,該怎麼做。

 親自上手,不可能!都是成熟的廚子,該學會自己起鍋燒油和麵做餡。

 何況她的基本功再練三年也比不上三位師傅,如果不是三人不識字,早就甩下一本菜譜讓他們自學,只等著品嚐成品即可。

 藉著空閒站在臺子邊上寫下采購單子,預備待會留給姜永嘉提前準備材料。“明天我會帶些新食材來,我們正式開始學習新菜譜。幾位師傅看看後廚裡有沒有什麼要添置的?”

 王師傅決定觀望一番,吳師傅有些意見,“我看糕點模具不成套還過時,需要再重新做一些。”

 段曉棠倒沒注意過這些,回想之前賣過二手的物品名單上沒有糕點模具,應該本就不全。“回頭我和姜掌櫃說說,看木工師傅們能做麼,不行的話就出去定做或者購買。到時吳師傅你好好說說模具的要求圖樣。”反正不懂長安城流行的圖案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