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塵 作品

第六十二章

“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

“湯包的湯,用散養老母雞為主料煨制,待高湯冷卻後切成皮凍,摻入鮮活螃蟹肉和蟹黃攪拌成餡,製作工藝精妙絕倫。”

“皮凍遇冷凝固,加熱化湯,當湯包蒸熟後,便化作晶瑩剔透的湯汁,咬在嘴裡一口爆汁,皮凍功不可沒。”

“做普通饅頭用的是發酵面,做湯包麵皮用的則是老酵面,揉麵團時,要揉出輕微“啪啪”聲響。”

“這樣的麵糰擀成的麵餅才勁道十足,一小片面皮能拉成一方小手絹。”

細細講完後,章雲娘先親手示範包著包子,做給陳幼筠看。

湯包是現做現蒸,章雲娘一手做湯包絕活看得陳幼筠瞠目結舌,小小麵皮上放著一大塊餡心,看似完全包不住的樣子,可短短數秒,在她巧手翻飛中,拉出一張張小麵皮,餡心全被包了進去,眨眼間,桌上一下子多出了十數個湯包。

湯包個小易熟,上了籠籠,片刻即熟。

“湯包最好現蒸堂吃,有句話老話:寧可人等湯包,不可湯包等人。”章雲娘一邊掌握著火候,一邊跟陳幼筠說著。

剛出籠的湯包,麵皮是軟的,時間一長,皮子就會變硬,口感也大打折扣。

陳幼筠將竹製蒸籠擺上桌,揭開蒸籠蓋,熱氣繚繞,飽滿的湯包躺在柔軟的褐色松針上,麵皮微微發皺,厚度不過兩、三張薄紙,透過表皮,肉餡泛出微紅,混合著湯汁在皮子裡打轉,煞是饞人。

“好香啊!”陳幼筠聞著香味,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陳幼筠迫不及待的伸手去抓包子。

“燙!”陳幼筠的手被章雲娘敲了一記。

“剛出籠的湯包肉汁滾燙,切忌狼吞虎嚥。”章雲娘告訴陳幼筠。

吃湯包的正確方式是“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趁湯汁尚未冷卻凝固,用手抓起一個,輕輕提起,移放到放有姜、醋的碟盤裡,身子靠上前,在麵皮上輕輕咬開一個“小窗口”,順勢吮吸裡面的湯汁,一滴不落收攏嘴裡。

然後就著姜醋細嚼慢嚥鮮中帶甜的包子餡。

章雲娘拿起一個包子一邊吃一邊給陳幼筠講著注意的地方。

陳幼筠沒想到吃個包子還有那麼多講究。

完美的湯包要有“提籠擺菊”的儀態,即擺在盤子上,像一朵綻放的菊花,用筷子小心提溜起來湯包就瞬時變成了一個“小燈籠”,透過光,甚至能看到湯水在裡面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