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152章 人口與自行車

 第152章 人口與自行車 

 龍武四年,漢州省西海…… 

 (原時空1844年) 

 西海,其實就是後世大部分美國西海岸,但是因為包含了西海省和廣陵省中間的那片內海,所有漢國都是西海又分為大西海和小西海。(大西海就是原時空加利福尼亞正面的那片待遇,小西海就是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錫那羅亞之間的那片好似蟹鉗狀的內海) 

 西海上,十幾艘懸掛漢國國旗的移民船正在朝著漢國最大的移民集散中心,金山港駛來…… 

 這些移民船中,有大有小,大的有兩千多噸,最小的也有一千噸左右,和幾年前,漢國最早設計的幾百噸級移民船相比,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從漢國建國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四個年頭,這四年裡,漢國的國家實力用天翻地覆這個詞來形容,絕不誇張。 

 按照龍武二年,年底的統計數據,漢國在當年結束的時候,總人口一共是三百三十五萬三千人。(1841年人口數據) 

 而到了今年,也就龍武四年,按照今年年初的統計數據,已經達到了四百六十萬,比三年前,一共增長了一百二十五萬,按照漢國估算,今年年底的漢國人口將突破五百萬大關,成為人類歷史上,又一個總人口突破五百萬的國家。 

 漢國的移民,在經過多次的調整後,正式被修改為,五比三比二。 

 所謂五,就是華人,不論男女。 

 而所謂的三則是日本,朝鮮,越南,乃至南洋的女性移民,專門為漢國移民的華人男性做配對的。 

 而剩下的二,則是日本,越南,朝鮮的男性移民,其中又以日本人居多,朝鮮人次之,越南人再次之。 

 其中在這些日本人中,又以武士居多,剩下的則是自願移民到漢國的日本農民和商販。 

 其中日本武士,多被分配到軍隊以及邊疆,美其名曰,保家衛國。(其實就是拿日本人戍邊) 

 為了更好的管理這些日本武士,漢國陸軍甚至組建了一支由日本士兵,以及華人軍官組成的軍隊……第一百零五混成團。 

 而那些日本農民,則被打散,分佈在漢國的華人移民當中,不出二十年,這些日本移民就消失不見了。 

 由於這個時期,這個時代的日本人普遍沒有姓氏,所以名字很怪,而日本人真正有姓氏的年代,還要到幾十年後的明治維新時期。 

 (當然這個時代,因為漢國的原因,明治維新,肯定是沒有了) 

 也正因為沒有姓氏,所以這些日本移民多以取漢姓為主,但是也就因此鬧過很多笑話。 

 由於當今漢王姓劉,所以你能夠看到一幫日本人,都跑去姓劉,以至於漢國劉姓人口飆長,以至於劉鵬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嚴令非華人移民姓劉,同時從百家姓中選取冷門姓氏給這些日本移民。 

 諸如召,庭,山,湛,晁,胥,宓,繁,虎等。 

 反正只要是冷門姓氏,這些日本人都可以取,原來取過的,除劉姓外,該姓氏予以保留。 

 這麼做,都是為了規範漢國的人口成分,用來區分,誰是華人,誰是日本移民。 

 要不然如果讓日本人這麼胡搞,豈不是他說他是華人,他就是了,那漢國所謂的榮譽華人制度,在這幫日本人的衝擊下,豈不是成了笑話。 

 要知道榮譽華人,可是漢國篩選並擴大華日群體的重要手段,是萬萬不能失去權威的。 

 失去了,那漢國為了整合國內的速度就會慢很多,甚至還會給後人留下後患。 

 漢國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看樣子是在大刀闊斧的移民,其實也是在走一條很可能出麻煩的道路。 

 所以避免危險的唯一辦法,就是在危險到來之前,避開他!! 

 ………… 

 金山港外,十幾艘移民船,正在緩緩靠港,早已經擴建多次的金山港,目前已經超越西京港成為漢國第一大貿易港。 

 每年的貿易吞吐量,在整個北美都能夠排前五,而在金山港之上的就是四個美國港口城市。 

 從這也可以看出,哪怕漢國國力增長了很多,但距離美國依舊還有很大的距離,這從一個港口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同樣要看出,漢國都是進步,畢竟金山港到現在,也才第四個年頭,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成績,雖然這個成績是整個漢國堆出來的,但成績就是成績,不是任何國家都能夠做到的!! 

 金山港內,除了移民船,最多的就是對外出口,以及進口的船隻。 

 其中出口的船隻,多數掛的是漢國國旗和英國國旗,掛漢國國旗的多是漢國對外出口的商品。 

 而掛英國旗的則是英國人從漢國採購的棉花以及他們感興趣的工業品,以及農產品。 

 其中工業品主要就是漢國的加工食品,其實就有大名鼎鼎的堡壘系列酒水和飲料,再之後則是漢國目前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漢國罐頭。 

 由於罐頭產業的持續發展,漢國的罐頭已經從原來的單一包裝,變成了現在上百種包裝以及口味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