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 作品

第356章 地方小吃誕生記(上)

“鴨頭!”




佘四明猛然翻身坐起,脫口而出,“辣滷鴨頭真好吃!”




他呆呆地坐了一會,咂著嘴似乎還在回味辣滷鴨頭的味道,過了一會才轉頭有些陌生地打量著屋子——嶄新的木門木窗,白牆刷得鋥亮,身下的竹榻也是新造的,這和佘四明印象中的老家是截然不同的,飽經風霜的老房子已經拆掉了,母親信裡還說起了拆屋時的軼事,直到拆掉房子,才發現主樑已經被白蟻蛀空了,這也讓大家都捏了一把汗,還是運氣好,在出事之前就拆掉了,不然,若是再耽擱下去,等到房屋傾倒的話,那麻煩可不就大了嗎?




佘四明做船伕的時候,是非常通情達理,通曉人情世故的,就像是一隻猴子一樣靈活,他在買活軍的學校裡上了五六年的學,性格是越上越有些呆氣了,瞧著大異於從前,聽到母親的話,他第一個反應是,這樣的擔心其實有點沒必要——房屋傾倒時有人在裡頭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可以通過對主樑的觀察,還有房屋形態的檢測來測算大概的倒塌概率……




也還好他並不在母親身邊,否則,佘四明可能要遭打了,佘四明並沒有傻到底,在後來的回信裡,他表達了對於母親造房這個英明決定的讚賞(雖然這個決定是父母一起下的,但這是母親寫來的信,所以他著重讚揚母親),還有對老屋險情的後怕,對水泥屋的肯定,以及,當然還有,對於家庭經濟情況的關懷,錢還夠用嗎?不夠的話,他這裡還有,還可以往家寄。




錢還算是夠用的,佘家人的情況,在買活軍來了之後,的確是有了很大的改觀,佘四明是他們這個家族崛起的關鍵點——他出眾的數學天賦,使得他受到了陸大紅將軍的賞識,佘四明被介紹進買活軍的學校讀書,並且很快的被確認是數學天才,對佘四明來說,數學教科書最大的難點在於上頭的漢字,至於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只要聽人說過一次,他再沒有不懂的,他很快就在臨城縣出了名,然後被送到了雲縣去讀專門學校,聽說,他的名字甚至擺到了六姐菩薩的案頭,並且得到了重要指示:“既然這個人很有天分,那就趕快要在他的家族裡撈幾網,聽說數學天才是可以扎堆的,父系母系那邊都去安排一下,抽抽卡,哎喲,現在真的很缺數學人才。”




哎喲這兩個字,可能有點子為尊者諱的味道,佘四明心中暗暗懷疑,謝六姐當時說的可能是一句髒話,他對於這個活死人之主現在已經有些熟悉了,至少他老師徐子先是時常有面聖機會的,據他說,謝六姐不拘小節,性格豪快,只是被工作逼得煩心的時候很容易罵上幾句,如果被罵了也不必驚慌,這恰好說明你已經被當成半個自己人看待了。




不過,佘家一家人的確是在謝六姐這裡得到了不少好處的,他們全家就因為謝六姐的一句話,都被搬遷到隔江相望的許縣,買活軍給他們發錢,讓他們都上了一段時間的掃盲班,並且確認了佘家的確流傳著擅長數學的‘基因’。




當然了,佘四明只有一個,但是佘家人的數學成績都相當的好,現在佘四明的族兄族弟中有許多都在做會計,做數學老師,衢縣、江縣也開始有新的江湖傳說正在發祥:據說佘家的老祖宗就是爛柯山看棋的樵夫,正所謂觀棋不語真君子,樵夫把神仙棋局中蘊含的神妙道理都帶了回來,流傳到了自己子孫的血液中。




實際上,按照佘家老輩拼了命的回憶,佘家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好像是個舉人,而且學過一段時間的數學,生意也做得很大——這倒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一般來說,地方上的大族往上追溯,都有個比較顯赫的祖宗。如果一個家族上數五代都沒有官,大家純粹種田的話,人們很容易就會發現,日子越過越薄,越過越淒涼,四五十年內,族裡人越來越少,這一支血脈很可能悄悄地就斷絕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傳說對於佘家來說面上也是有光的,所以佘家人對於‘老祖宗’在爛柯山的傳奇經歷,總是笑而不語,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現在,衢縣人已經深信不疑了,認定如果一個人姓佘的話,那他的數學就一定很不錯。




佘四明作為佘家的金鳳凰,自然受到了族裡的感激和關愛,族長在大分家前最後發了一次話,佘家第一間水泥房一定要由佘四明家來起,否則他第一個不答應——於是,佘四明家存了一點錢就買水泥和砂子,等到佘四明從雲縣寄來一大筆錢(其實也就二十兩)之後,他們家的房子就開始建了,佘家的族人們都很自發地前來幫忙。




就這樣,在衢縣只能說是勉強有一口飯轍的漁民佘家,開始改換門庭了,成為了衢縣新興的體面姓氏——雖然已經不能再叫做家族,畢竟分家了嘛,但是家庭和家庭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友好,互相提攜的風氣還是相當濃厚。佘家反而要比衢縣很多因分家而敗落的姓氏顯得更加欣欣向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