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406章 漢中之戰(54)

    因為漢中事關整個西川的安危,劉備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兵,好不容易取得上風,自然不會貿然追擊,一旦失手,就會葬送眼前的大好局面。

    諸葛亮本來是謀而後動的性子,他這次主張採用堅守的戰略,要耗敗曹操,一直只是派出小股人馬,騷擾、監視曹操。

    但黃忠、魏延等將領卻是鬥志昂揚,不停的前來請戰。

    劉備和諸葛亮認為勝局已定,並沒有必要耗費軍力前去追擊,讓曹操引誘劉備追擊的計策落空了。

    剛好,法正從成都押運的糧草也到了。

    他把糧草交割給主管後勤的糜竺以後,就快馬來到陽平關見劉備。

    法正和黃忠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可以說是漢中之戰的轉折點。此戰之後,劉備軍才化被動為主動。

    法正雖然取得了首功,但也錯過了後面擊敗曹操的精彩,他心裡也有些不甘。

    法正也知道,他本來以軍謀見長,畢竟西川的戰爭並不常見。

    如果不能抓住這次機會立下足夠的功勞,在政略方面,他是不能與諸葛亮相提並論的,就無法與諸葛亮抗衡。

    他雖然不在戰場,但對戰場形勢非常瞭解,也在冥思苦想、想方設法要擊敗曹操。

    要從正面打破曹軍,別說劉備本來就屬於勢弱的一方,就算是兵力佔優,這種兩敗俱傷的戰法也不可取。

    法正善奇謀,思得一計,認為有五成的成功率,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見了劉備以後,法正迫不及待地獻計道:

    “曹軍雖然兵力眾多,但因為丟了南鄭和米倉山的糧草,軍隊補給相當困難,不能久戰,只要我們緊守營寨,曹操早晚退兵,主公有意擴大戰果嗎?”

    劉備對法正非常信任,一聽他說要擴大戰果,就認為法正想要與曹操正面開戰,他心裡有些不願意,就對法正道:

    “曹操雖然丟了糧草,但軍力未損,仍然是敵強我弱,現在我軍只宜堅守,主動出擊的風險太大,一旦失敗,就會前功盡棄,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法正一聽劉備的話語,就知道他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就對劉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