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非 作品

第406章 漢中之戰(54)

    雖然早就發現曹操退軍,但為防止有詐,劉備還是按兵不動。

    在曹操棄關而走的第二天,劉封領軍在陽平關搜查一天,確定沒有危險以後,劉備與諸葛亮才一起進駐陽平關。

    雖然曹操敗退已經落實,但劉備並沒有下令追擊,他內心對曹操,還是有些畏懼,甚至有些不太相信曹操已經真的敗退。

    劉備和曹操,都是平定黃巾之亂起家,但曹操軍發展的速度遠非劉備可比。

    虎牢關討伐董卓,曹操作為會盟的發起人,其地位遠在劉備之上。

    自從劉備領兵救援徐州,成為了曹操的宿敵,得到陶謙的推薦成為豫州牧以後,才勉強有了與曹操對話的資格。

    陶謙死後,劉備接任徐州牧,反而成了他的噩夢,被呂布、袁術等人相繼欺負。

    也許是命中相剋,劉備在與曹操的交戰中,一直呈現一面倒的情形。

    劉備軍無論軍隊多少,雖然不是一觸即潰,甚至小戰也許可以小勝,但大戰必然是大敗。

    也虧得劉備的心理素質過硬,才能一如既往地與曹操對抗,要是擱到別人身上,早就失去了鬥志。

    最讓劉備尷尬不已的是,他不但自己與曹操每戰必敗,而且他投奔的勢力,也是黴運當頭。

    當年投奔袁紹,當時袁紹兵強馬壯,實力遠在曹操之上。

    但自從劉備投靠以後,立馬損兵折將,就連袁紹部將文丑,也認為“劉玄德屢敗之將,于軍不利。”是一個“不祥之人。”

    劉備在汝南再次被曹操擊敗以後,投奔劉表以後。

    礙於同宗,劉表不得不收留。

    但對劉備“不祥”的名聲,劉表也是相當忌憚。

    因此,他並沒有乘機吞併劉備,而是把他與張繡等同起來,不讓他的部隊渡過長江,安置在新野充當炮灰。

    剛好曹操要平定北方袁紹,沒有時間南顧,劉備這才在新野安定了數年。

    曹操剛一騰出手來,劉備在新野還沒有得及大敗一場,劉琮就把荊州獻給了曹操。

    雖然依靠江東之力,在赤壁之戰中戰勝了曹操,實際上劉備並沒有出戰,都是周瑜之功,因此,劉備對曹操的畏懼心理,並沒有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