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爬坑中 作品

第324章 兩條不同的路

 所以事實上,對於自己的當家的小黃車,具體的技術細節ofo公司還不如永久知道的多。 

 因為,ofo只負責提要求,至於怎麼研發,怎麼生產成為符合國家標準,還要符合運營標準的自行車,那就是永久公司的事情了。 

 對於短時間需要儘可能多的鋪量的要求,戴維在跟自己一起創業的五位小夥伴們一起商量了幾天後,認為,首要的當然是要有錢,也就是之前提出的第二點,碾壓式的融資。 

 這個方面是戴維的強項,二代出身,還有京城大學學生會會長的榮譽,彷彿天生就能虜獲投資人的信任。 

 而除了融資之外,當然還需要儘可能的降低成本。 

 降本的第一刀,首先就砍向了製造成本。 

 經過ofo市場部門的“不懈努力”,來來回回跟滬上永久營銷和研發部門談了不下10次,永久方面終於拿出了綜合了ofo市場部門要求所能拿出來的最低標準的自行車。 

 自行車鎖設計成了最簡單的密碼鎖,其它的組件,基本上都是用的普通的家用自行車的配件,輪胎使用普通家用的充氣輪胎,鏈條傳動,普通的橡膠剎車等。 

 這讓一輛小黃車的生產成本降到了200元以內。 

 相較之下,朱維維的摩拜單車,摩拜公司有自己的產品研發部,對於投入共享市場的單車,摩拜的產品研發部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最終研發出來的單車,內置有gps定位,輪胎採用實心輪胎,傳動則拋棄了傳統的鏈條,採用軸傳動,同時安裝有網絡密碼鎖,並且裝有報警裝置。 

 這些要求當然會讓推向市場的產品更加完美,但是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價格,單輛摩拜單車的生產成本高達近3000元! 

 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摩拜單車快速向市場推廣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以摩拜單車在市場的開發和鋪量方面都比較“慢”。 

 而這,也是戴維看到的ofo的機會,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老大,在規模上對摩拜形成“碾壓”之勢。 

 網友們的記憶可是很淺的,時間長了,隨處都能見到的是ofo的小黃車,到時候誰還會記得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