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八九三章 諸葛亮自薦


                 幾十萬的兵力調動,當然是不可能瞞住的。因為那涉及到的事情太多,調動的資源太多,相應調動的人力也太多。

  王言確實察覺到了老曹的一部分動向,但是他在老曹的內部沒有細作,是真的一個都沒有,沒法掌握詳細情況。只當是老曹準備著秋收之後,防備他過去攻打。

  不過其實也是考慮到了老曹會來打他的可能,甚至就算沒考慮到,雙方土地交界也是要有大軍駐紮的。畢竟對面那麼多的兵力,沒有成建制的大軍應對,那不是找死呢麼。

  在漢中有五萬大軍,領軍將領是趙雲、張郃、周倉、關羽、張遼,這是為了應對大戰,方便調度,王言擴充了編制,一衛兵馬由原本的六千餘,擴張到了九千餘。因為巴蜀地區的地形原因,不適宜橫衝直撞的武將,所以選了趙雲等腦子比較靈活,戰鬥力還有保證的武將。

  在揚州地區,同樣屯駐了五萬大軍,有呂布、黃忠、張飛、高覽、太史慈,外加一個典韋領著三千玄甲營,黃忠、太史慈相對還算穩重,剩下的都是莽夫。當然也不是侮辱他們,畢竟他們的統御能力都是合格的,只不過到底欠缺了一些機變反應。

  再有就是分開張飛、關羽這倆人,王言當然不怕他們倆反叛,不過還是分開一些比較好,最重要是他們倆自己不安心,他們怕王言多想。

  當大老闆當到王言這個份上,也差不多就到頭了。他還得考慮手下的心思,不能因為亂七八糟的事分了心,從而影響戰鬥力。

  至於廖化等一干軍將,則是負責守衛司隸地區。事實上,廖化這個當年的傻小子,才是如今真正的軍方大佬。他在軍中的地位,是要遠遠超過黃忠等人的。

  因為廖化的功勞太大,封狼居胥、燕然勒石,這種為後來武將畢生追究,達成者寥寥無幾的武將最高榮譽,廖化全乾了。

  而且他有一個好老闆,王言的制度保證了草原必然不會反叛。即便王言死了,今後草原再同中原衝突,那也絕不是異族分裂,再也不會有以前的什麼部落,什麼頭人的說法。廖化已經事實上的超越了衛青、霍去病、竇憲等等將帥的功績。

  不過後人的功績,是建立在前人基礎上的,衛青,漢武的功勞永遠沒有辦法否定。畢竟真的說起來,廖化打的烏桓、鮮卑、匈奴、羌胡等蠻夷,全都是被衛青、霍去病等調理過的,已經被打分裂了,並不是以前匈奴還有所謂王庭的巔峰時期。

  廖化的功勞佔比很大,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驍騎營的軍制不同。他手下的騎兵,都是從其他各衛選能者進入其中的。跟隨廖化打上三年,又回到原本部隊,經過這麼多年,任職都尉、軍侯的多不勝數,這些人對廖化也是極為推崇。廖化事實上的,在軍方有著強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