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 作品

第七零二章 迴歸

  乘著電梯到了最頂層,王言跟明樓見到了看起來很憔悴許多的巖井英一,他已經調任了廣州的總領事,處理了這邊的事之後就要啟程了。

  “王桑,明桑,你們來了。”巖井英一還是笑著歡迎了二人,並讓他們坐下,開始擺弄著茶具泡茶,“你們是來接收的?”

  王言點了點頭:“周福海來過了?”

  “是的,反正東西就在那裡,你們誰有本事誰就拿。”

  這時候接收日偽資產,已經初見瘋狂了。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什麼都敢幹。尤其很多原本的偽政府人員,他們最是厲害。就指著這一次多撈點兒好處,等到國民黨正式接收上海以後,拿錢買條命,更甚則是想要再謀個職位,繼續逍遙快活。

  王言點了點頭:“巖井先生什麼時候走?”

  “兩天後吧,這邊的事處理過之後。”巖井英一長嘆了一口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真是時也運也啊。”

  明樓笑道:“從戰爭的開始,你們就註定了會有這一天。”

  巖井英一看著暢快的明樓,笑道:“明桑,怎麼不藏了?最後這幾天了,敷衍一下也是好的嘛,也算是全了咱們的這一段友誼,你這是何必呢。”

  “我跟你可沒什麼友誼。”明樓哼道,“你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有一句古詩,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今日本戰敗,我也總算能好好的想想往事,想多了,也就明白了。”

  巖井英一笑呵呵的看向王言,“王桑,你也在暗中幫助他們吧?”

  “巖井先生,王某從來都是明著幫助的,可從來沒掩飾過。”王言同樣也是笑呵呵的,“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我有一個不情之請。”

  “請說。”巖井英一十分澹定,滾三滾繞三繞的喝著茶水,好像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一樣。

  “能不能請巖井先生把此前王某送的那些古董,還有錢財還回來呢?”

  勐然聽到王言如此話語,巖井英一沒咽好,咳咳的勐咳一陣,稍顯狼狽的看著王言:“王桑,你真要這麼絕?須知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巖井先生,以後想見著都是難事,又何談好相見呢?”王言笑道,“我的人就在樓下,你去安排一下吧。”

  “我要是不還呢?”

  “總是有些仁人志士,對你們日本人恨不得生啖其肉,巖井先生如此做,怕是很危險啊。哦,對了,王某還跟你們本土有生意往來,對您家中情況也有些瞭解。想要防衛周到,怕是難吶。”

  旁邊坐著的明樓眼睛瞪的老大,這王言這麼勐?巖井英一這樣地位的人,都敢威脅要殺全家?聽話裡這意思,好像還很輕鬆?這他媽才是真流氓啊……

  巖井英一恨不得就地弄死王言,好一會兒,他長出一口氣,面無表情的起身,對著門口揚起手:“請吧,二位。”

  “巖井先生,我希望你以後不要搞小動作,咱們爭取互相安穩著活到老死。”王言伸手拍著巖井英一的肩膀,在這小日本想死的眼光中,哈哈笑著離開……

  巖井英一拍了他七年,他這才拍了一下,這就受不了了。要不是考慮影響,巖井英一真的沒有活路走……

  又一次的上了車,明樓問道:“接下來去哪?”

  “當然是去找周福海,讓他認清楚形勢。”

  “對了,王先生,梁仲春那裡怎麼處理?”

  王言擺了擺手:“這還用問我麼?雖然幫了不少忙,但也做了那麼多的惡,他又沒什麼靠山,那還說什麼?當然是殺了。然後吞了他的產業,咱們二一添作五。”

  “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接收日本遺產的事還在繼續,王言擺平了周福海,大肆的接收著各種資產。這些東西他當然是留不下的,很大一部分是要等著以後真正的受降主官到來之後上交,剩下的一小部分才是他的。當然了,即便只是一小部分,但到底是上海這個遠東第一大都市的財富中的一小部分,那可是海量。

  這些東西,王言準備以後再送出去。

  他是一定要破財的,要加固他聯結的網,也要保住他的命,保住財富位置,就得捨得。對於這種事兒,當然是能少花自己的錢,就少花自己的錢,所以他才狠命的摟,這些東西都送出去也不心疼。

  其實他不說他威逼偽政府官員,本身他也很有優勢。日本高官、僑民在上海開的工廠,有不少都是他有股份的,現在日本人敗了,那些東西當然全都是他的。

  當然了,接收資產是一部分。還有另一部分,是很多人的死亡。因為,總有些賬要清算。大的不好動,小的就沒那麼多的麻煩。

  在這一段時間中,王言是上海灘權力最大的人……

  不過他沒有在意這些,交代了事情之後,便回到了家裡,跟著無所事事的於曼麗待著……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於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

  抗日戰爭終於正式的結束,中國各地的電臺播報著這一消息。儘管在此前已經慶祝過一次,但這一次,仍舊有很多人走上街頭,高興著……

  而在日本投降事宜進行著的時候,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紅黨方面抵達重慶,兩黨會晤。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談判,於十月十日,簽署了雙十協定。

  但歷史告訴我們,簽署的這個協定,除了普通的老百姓,沒人信。

  舊的鬥爭尚未走遠,新的鬥爭終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