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80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

 “無論秦嶺還是崑崙,都無法滿足第三代戰鬥機的需要,所以研發第三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項目,必須要儘快提上議事日程。” 

 常浩南站起身,一邊緩緩踱著步子一邊給出瞭解釋。 

 不單是給張振華,也是給鍾世宏。 

 “必須承認,我們在這方面我們欠缺的技術太多,以目前的能力,連設計工作都很難完成,更不用說後面的其它部分了。” 

 “但如果要等到渦扇10的初步設計完成,開始製造工程樣機的時候在開始解決生產製造方面的問題,那這個週期又有點太長了,而且前面主抓設計的這段時間就相當於浪費了一半。” 

 “所以我準備讓這兩個流程同步,或者說近似同步進行,在完善設計方案的同時,把一些可能會用到的新技術,在渦扇9的生產和改進中進行驗證和完善。” 

 “按照我的思路,渦扇9在設計上相比斯貝mk202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隨著我們製造技術的進步,它可能會逐漸用上無餘量精鑄的機匣和風扇、全新材料的單晶渦輪葉片等一系列新東西,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性能相比原版肯定也會有所提升。” 

 張振華聽懂了。 

 鍾世宏也懂了。 

 常浩南這是在下一局大棋。 

 以稍稍犧牲渦扇9設計定型進度為代價,保證後面更重要的渦扇10獲得更高的研發效率。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設計完成之後甚至馬上就可以轉入小批次量產階段,並大大縮短生產定型所需的時間。 

 “把渦扇9作為渦扇10的驗證……” 

 張振華的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桌面: 

 “430廠給410廠做配套,這件事情說出去不太好聽,但對我們來說也沒啥壞處。” 

 “就算要頻繁修改設計工藝不同導致生產定型延後,那也是相對於常總顧問的時間表而言,比我們閉門造車肯定還是要快上不少。” 

 這些話更像是他在說服自己,還有430廠同行的其他人。 

 “我同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