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 作品

第604章 朱載基的遷都計劃

    ()        王嶽一下子添了兩個兒子,這倆臭小子都十分健康,在他爹懷裡,一個哇哇大哭,一個又是撒尿,又是便便,整個一個屎尿奔放流。

    咱堂堂大明太師,也要受穿開襠褲的欺負,實在是無可奈何,還能說什麼呢!王嶽暗暗發誓,到此為止了,我要是再管不住自己,再哄孩子,我就從三皇港跳下去,死海里,淹死算了!

    他滿肚子委屈,可遠在大明的朱載基卻沉浸在喜悅之中,太子妃生了,生了一個小公主。孩子特別乖巧可愛。

    剛剛學會走路,小丫頭粉粉嫩嫩的,眼睛溜圓,就跟個布娃娃似的。小傢伙膽子特別大,稍不留神,就能闖出禍來。

    比如明明是兩條小短腿,卻非要自己下床,摔得四仰八叉,把他爹嚇壞了,這小祖宗還只是笑,

    弄得朱載基都無話可說了,自己這閨女可是真夠皮的。

    “本來還打算過些時候,既然你這麼大膽子,爹就帶著你去應天玩玩。”

    朱載基沒有撒謊,他抱著女兒,拉著夫人,就從北京出發,乘坐火車,直奔應天。

    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遷都夢想,早就佈局了。

    首先,朱載基在應天設立了江南證券交易中心。

    這一下子可引爆了整個江南市場。

    不得不說,在南方有一批商人,生下來就會做生意,簡直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尤其是對財富的把握能力,更是舉世無雙。

    伴隨著大舉開海,除了原本的拳頭產品之外,江南的紡織業快速發展,各種新式紡織機層出不窮。

    使用蒸汽動力的工廠如雨後春筍,快速遍及東南,

    蘇松常鎮,這四府每年向外出口的紡織品就超過四百萬匹。

    另外,杭州,泉州,廣州……這些城市也都飛速發展,大量的出口,使得他們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證券交易中心的設立,迅速吸收了大批資本進來。

    有著充足資本的供應,東南的工廠不斷擴充規模,需求的機器越來越多。結果就是東南的機器製造業發展起來。

    伴隨著機器製造業的發展,需要的理工科人才就快速增加。

    為此又專門設立了江南理工大學,應天職業學堂,松江海事學堂等等……這一大批新式學堂的建立,又徹底改變了東南的人才結構。

    新一批的東南學子徹底拋棄了沒用的理學,傳統的私塾也式微了。

    不過不要緊,那些私塾先生並不是失業,相反,他麼找到了新的職業——漢語教師。

    這幫人漂洋過海,到海外各國,設立漢語學堂,教授蠻夷讀書識字,還真別說,十分受到歡迎。

    在倭國,在南洋,甚至在印度,只要會漢語,那就是座上賓,能講幾句子曰詩云,立刻就是大學問家。

    有很多年輕人,會主動來找你,學習外語……別誤會,就是字面意思,進行深入友好坦誠地交流。

    更有人混成了公務員,掌握了權力。

    其中就以印度為罪。

    俺答汗求賢若渴,他把國家大事,悉數託付給文官處理。

    最初俺答還猶豫過,大明的官吏多貪啊,放權給他們,能行嗎?

    可很快俺答就打消了念頭,不是他相信了大明的文人,而是沒得選擇啊!

    他為了通商貿易,修築兩個港口,大明文官負責,拿了三十萬兩,一半塞到了腰包裡,然後一年之後,讓他看到了一個勉強堪用的碼頭。

    而另一個,則是天竺本地人負責,一年下來,居然連港口徵地都沒有完成,準確說,只完成了目標的百分之十。

    四捨五入等於什麼都沒幹!

    這也就罷了,什麼都沒幹,該把錢交上來吧!

    俺答派人一查,鼻子都氣歪了,三十萬兩,只剩下不到一萬兩,其他的錢都不翼而飛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俺答是徹底放棄治療了。

    明人不是東西,但好歹乾點人事,可印度本地的這幫人,簡直就是一群奇葩。

    一問他們,就不停晃著腦袋,我們也不知道啊……錢不就是用來花的嗎,去哪裡誰能知道?

    馬匹本來就是要死的,損失一點馬匹,有什麼好斤斤計較的。

    天氣這麼不好,糧食發黴變質,那也是情有可原啊!

    就這樣,俺答不斷遭受著損失,最妙的是,這些印度人總能給自己的錯誤找出船新的理由。

    至於讓他們反思,那是絕對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