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82章 純真富明惹命案

嬰玉聞言,眼神中閃過一抹溫柔的懷念,輕聲道:“景燁曾提及,芫芷姑娘也離開了?”

太皓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黯然,輕嘆道:“是啊,芫芷之離去,我也未能親送一程,成為心中一道未了的遺憾。這一生如浮萍聚散,江湖兒女,各有歸宿,或相逢于山河,或永訣於江湖,皆是緣分使然。”

嬰玉輕撫額前碎髮,眼中閃爍著半生智慧的光芒,淡然笑道:“你我均已年過半百,歲月如梭,諸多塵事,或許該是時候釋懷。江湖波瀾,恩怨交織,情仇翻湧,到頭來,不過一場大夢空幻,又何苦執迷其中,求索無盡?”

太皓聞言,目光深邃,彷彿穿透了眼前的煙雲,望向了過往的風雨,沉聲道:“話雖如此,但總有些情結,如同劍入骨髓,難以割捨。或許,這就是我等武者,生於江湖,身不由己的宿命吧。”

嬰玉轉而關切地問道,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留戀:“那你,打算在此地逗留幾何?是否還有未了的心願需要完成?”

太皓微微一笑,那笑容裡藏著幾分豁達與不捨:“不日便將啟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去做。”

正當談話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蒙頂山的寧靜,數位山腳下的村民匆匆趕到茅廬之前,神色焦急,聲音中帶著幾分敬畏與迫切:“太皓大俠,懇請您移步門外,有要事相商。”

太皓聞聲而出,衣袂輕揚,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疑惑與關切:“諸位鄉親,有何事需我相助?”

其中一名村民上前幾步,面帶歉意,言語中滿是無奈:“太皓大俠,實屬情非得已,方才在山腳下發生了一樁慘事,一名叫富明的青年不慎用一塊巨石,砸死了我們村正與其子,如今他已被官府帶走,他的母親懇求我們前來請您前往,望大俠能夠主持公道。”

太皓聞此言,眉頭微蹙,語氣中透露出難以置信與憂慮:“此話當真?富明怎會做出如此之事?是何等巨石,竟能造成如此悲劇?”

村民搖頭嘆息,回道:“確是事實,那石塊之大,尋常百姓之力難以搬動,此事委實蹊蹺。請太皓大俠速往一探究竟,以免事態擴大。”

太皓頷首示意,心中已明瞭此事非比尋常,其背後或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曲折。於是,他與嬰玉並肩同行,隨同村民踏上下山之路,決意揭開這突如其來的迷霧。

及至山腳,一片開闊之地,赫然立著一塊巨石,其體積之巨,約莫千斤有餘,似是自天而降,震撼人心。嬰玉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那龐然大物上,眉宇間難掩驚詫:“此石之重,尋常百姓斷無可能撼動分毫,富明又怎可能使之成為兇器?”

村民面露困惑,複述先前所見,言辭間滿是不解:“確是親眼所見,富明與此石息息相關,真相如何,還需大俠明鑑。”

嬰玉心中擔憂更甚,急切問道:“我姐姐琈玉安在?是否平安?”

村民指向不遠處一座簡陋的木屋,言語間帶有一絲同情:“與那青年一同被暫時羈押,等待處置。”

村民抬起手,指縫間漏過幾縷寒風,指向不遠處的淒涼景象,兩具靜臥的身軀在冬日陽光下顯得異常冷清,沉聲道:“那就是我們村正與他年幼兒子的屍體。”言罷,目光中難掩哀傷。

太皓目光沉鬱,思緒如鷹擊長空,迅捷而深遠,問道:“如此重石,砸在他們身上,又怎會被移到此地?”

村民面露困惑,回道:“正是那富明,力大無比,令人匪夷所思,一己之力竟可移石至此。”

太皓聞言,眉峰微挑,決心探個究竟,沉聲道:“我們現在要去見一見琈玉和富明娘倆。”

村民連忙應承,態度恭謹,引路前行:“請隨我來。”

那名村民領著太皓與嬰玉,穿過曲折的村徑,來到了一處簡陋卻溫馨的農舍。推開門扉,只見琈玉正焦急地在屋內踱步,她的身影在昏黃的燭光下拉長縮短,映照出一份難以掩飾的憂慮與急迫。她的眼中閃爍著不安的光芒,一見到太皓與嬰玉,那份焦慮彷彿找到了出口,化作了無聲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