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72章 太皓被急召回宮

青鸞女皇目光如炬,直視半鏨:“愛卿,邊關之事,可有新訊?”

半鏨宰相臉色凝重,語氣沉重:“啟稟陛下,三路逆賊正如餓狼撲食,疾速逼近千風城,我軍勢單力薄,難以招架。”

女皇聞言,眉宇間愁雲更濃:“若事已至此,強戰非策。”

太皓聞之,按捺不住,挺身而出,聲音中帶著不容忽視的堅定:“陛下,難道我輩就任由賊寇踐踏河山,竊據龍椅嗎?”

“唉,國之將傾,危如累卵。”青鸞女皇嘆息,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

半鏨宰相見狀,連忙進言,語帶急切:“陛下,為保龍體安康,微臣懇請陛下即刻起駕,遠離戰火,以圖東山再起。”

長襄女皇目光如深潭,靜靜流淌在太皓與半鏨身上,輕啟朱唇,語調中帶著不可抗拒的威嚴與疲憊:“二位愛卿,退下吧,朕欲獨自靜思。”

“微臣遵旨。”太皓與半鏨異口同聲,躬身退下,步履間,滿載著不盡的憂慮與沉重。

紫宸殿外,天邊雲捲雲舒,他們的腳步未停,太皓打破了沉寂:“半鏨宰相,以閣下高瞻遠矚,我朝是否尚存勝算一線?”

半鏨宰相輕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抹蒼涼:“太皓將軍親歷戰火,想必心中已有答案。”

太皓頓了頓,從懷中取出一塊沉甸甸的令牌,遞還半鏨,言語中滿是感激:“此行能有小勝,全賴宰相贈予之民兵助力。”

半鏨接過令牌,面色凝重,緩緩開口,似有千鈞重,道:“太皓將軍,適才宰相府接獲密報,你撤離朗川不久,城內便生劇變,賁江副將遭人暗算,全城隨之投誠於姚王麾下。”

“何其驚變!”太皓詫異非常,眉宇間凝結著難以置信與痛惜,“如此,我軍犧牲,竟成泡影。”

半鏨深深嘆了口氣,重複著早前的話語,卻多了幾分悲涼:“江山,確已危如累卵。”

太皓目光如炬,眉宇間凝聚著不屈的意志,沉聲道:“難道我輩英雄,只能束手就擒,向賊人俯首稱臣?”

半鏨宰相輕嘆,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悲涼:“不然又能如何?太皓將軍,你所率的五千驍騎,雖是精銳,但在如今這四面楚歌之下,不過是杯水車薪。”

太皓沉默不語,但其心如磐石,堅不可摧,早已暗暗立誓,此生絕不向賊人屈膝。

夜色深沉,太皓歸府,連日兼程的疲憊如潮水般襲來,他踏入寢室,未及更衣,便沉沉入睡,夢境中似乎也帶著邊關的烽火與風霜,直至次日午後,陽光透過窗欞,方將其喚醒。

醒來時,案几上,玄六已精心備好一席熱氣騰騰的飯菜,香氣撲鼻,令人食指大動。太皓大快朵頤,每一口食物入腹,都似暖流滋潤著疲憊的身軀,他輕語,聲音中既有感慨亦有珍惜:“亂世烽火中,能享此溫飽一餐,實乃奢侈之福。”言畢,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似乎已在籌謀著如何在亂世中,為這片刻的安寧,爭取更多的可能。

午後陽光斜照,太皓於府邸庭院中聚集群僕,其聲沉穩如鍾,蘊含著不容忽視的力量與深情:“時局動盪,都城危如累卵,此地亦非久安之所。汝等若有所依,宜速去,勿戀此危境。工錢,吾將以三倍贈之,聊表心意。”

言罷,眾家丁、丫鬟面面相覷,旋即,多數人默默領了厚賜,眼中含淚,依依不捨地告別這片曾庇護他們的庇護所,踏上各自未知的旅途。

然而,在這離別的洪流中,景燁一家與玄六,如磐石般堅定不移,選擇留下。他們的眼神,是對太皓忠貞不渝的信任,更是對亂世中一份難得的情義堅守。景燁上前一步,言語間透著堅定:“將軍,我等願伴君左右,共赴湯火,此心非石,不可轉也。”

玄六則默默站在一旁,雙手緊握,皺紋中藏著歲月的痕跡,也藏著對太皓府無盡的眷戀,無需多言,他的一舉一動,已道盡了不離不棄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