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69章 討賊軍損失慘重



            牧鵬於城樓之上,聲音穿透風聲,夾雜著幾分滄桑與無奈:“太皓將軍,觀今日之天下,風雲變幻,各路豪傑紛紛揭竿而起,你又何必拘泥於舊日的忠誠,對這搖搖欲墜的王朝孤注一擲?”

太皓昂首挺立,目光如炬,字字鏗鏘有力,回道:“姚王謀逆,置萬民於水火,烽火連天,哀鴻遍野,此等行徑,天理難容!我輩武人,當以安邦定國為己任,揮劍指向不義,非為一姓之興衰,乃是為這廣袤大地上的黎民百姓謀求太平。牧鵬大人,你曾是抗倭英雄,今日卻與叛逆者同流合汙,真是令我無比傷心?”

牧鵬的話語,如同冬日裡的一聲驚雷,字字沉重,帶著不容迴避的決絕:“太皓將軍,我牧鵬此番遵姚王之令,便是要在歸川城阻你前行,你若執意不悟,那麼,昔日戰友,今朝只能以兵刃相向,一決高下了。”

太皓聞此,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哀傷,但隨即被堅決所替代,他高聲下令:“攻城!”

霎時間,天地間彷彿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震動,五千兵馬響應號召,戰鼓如雷,響徹雲霄,戰船上的士卒們揮舞著武器,吶喊聲震耳欲聾,劃破了歸川城上空的寧靜。戰艦如猛虎出閘,直撲城牆,箭矢如雨,密密麻麻射向城頭,與之呼應的是城牆上同樣密集的反擊,箭矢與箭矢在空中碰撞,火花四濺,宛如夜空中最亮的煙火。

太皓親自督戰,身先士卒,一襲戰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凜冽的光芒,他手中的長槍一揮,便有數名敵兵應聲倒下。攻城梯迅速搭上城牆,勇士們不顧生死,前赴後繼,攀爬而上,與守城之敵展開了殊死搏鬥,每一塊城磚都浸染了血與汗。

戰鬥中,太皓的部隊展現了驚人的凝聚力與戰鬥力,他們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憑藉著非凡的勇氣與智慧,逐漸在城牆上打開了缺口。火焰在城頭蔓延,與天邊的晚霞相互輝映,形成一幅既悲壯又壯美的畫面。

而在這片混戰中,太皓與牧鵬,兩位曾經的戰友,彷彿被命運的洪流推向了對立的兩端,他們的眼神在刀光劍影中交匯,無聲地訴說著各自的堅持與無奈。這場戰鬥,不僅是力量的對決,更是信念與理想的碰撞,它將被後世銘記,成為一段傳奇的開端。

太皓雖在這場血色試煉中奪取了勝利的旌旗,但這份榮耀背後,是沉重的代價。戰場之上,硝煙未散,空氣中瀰漫著鐵與火的氣息,勝利的號角聲中夾雜著士兵們沉重的喘息。此役非同小可,敵人陣營中不僅糾集了叛軍中的精銳雄師,更有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數百位武林高手並肩作戰,每一位皆是身懷絕技,出手如電,令戰局瞬息萬變,險象環生。

太皓統率的五千驍勇之士,面對如此強敵,無畏衝鋒,劍指蒼穹,誓要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刀光劍影交織成一幅幅悲壯的畫面,每一場交鋒都是生死之間的舞蹈,英勇與犧牲並存。儘管他們以一當十,以非凡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洶湧攻勢,但終究,戰爭的殘酷不會輕易饒恕任何人。

當塵埃落定,夕陽如血,戰場上只餘下一片寂靜與荒涼。太皓立於殘陽之下,望著身邊僅剩的兩千子弟兵,心中五味雜陳。這三千英勇將士的隕落,如同星辰墜落於夜空,令人扼腕。他們的英魂將永遠鐫刻在這片土地上,成為後來者口中的傳奇,提醒著世人和平的珍貴與得之不易。

這場戰役,不僅僅是兵力的較量,更是智謀與毅力的對決,它見證了太皓作為將領的卓越與決斷,也揭示了江湖與朝堂之間複雜微妙的糾葛。太皓深知,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前方的道路漫長且充滿未知,但他已準備好,帶領著倖存的勇士,繼續前行,在歷史的洪流中,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太皓歷盡九死一生,以不屈之志攻克了兩座雄關險隘,然而勝利的榮光尚未褪去,這兩座古城便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城垣之內,百姓生活之悽苦,猶如寒冰覆心,戰亂的陰霾籠罩下,曾經的繁華化作了滿目瘡痍。糧倉告罄,織機沉默,冬日的寒風中,絕望的哭聲與饑饉的呻吟交織,無辜的生命在長街短巷間凋零,留下一串串無聲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