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64章 官轎悠悠入宮中



            松月先生的盲瞳宛若深淵,映照著皎潔月華,流轉著昔日風雲的幽光,他徐徐言道:“聞君聲息,莫非是昔日北峰城主太皓大人?”

太皓聞聲,心湖如被春風拂過,波瀾起伏,舊時情誼如同窖藏千年的佳釀,愈陳愈醇,他語氣溫煦,答曰:“松月先生,歲月悠悠,風采更勝往昔。兩度相逢,雖如白駒過隙,先生那洞若觀火的睿智與果敢決斷,令太皓至今銘記於心。未知先生此行,所為何方?”

松月前輩輕捋長髯,笑聲中蘊含著紅塵看破的灑脫,言辭飄逸:“太皓大人過譽了,俗世浮華,於我而言,已如過往雲煙。此次,老朽欲孤帆遠影,駛向南海深處,探仙訪道,覓那超凡入聖之機緣。”

太皓聽罷,眉間微蹙,關切之意油然而生:“先生此行,南海浩渺無垠,單騎獨行,道阻且長,何時方能抵那雲水之涯?”

松月前輩以杖輕點大地,彷彿點破了時空的奧秘,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時光荏苒,不問歸期,只願隨心而行,或許在那風起雲湧的瞬間,或是潮落星沉的剎那,便至彼岸。”

太皓聽後,心中頓生敬仰,松月先生之言,猶如暮鼓晨鐘,震顫心靈,他感慨道:“先生言之有理,世間行走,不在於足下千里,而在心之所屬。願先生此行,不僅尋得仙蹤,更能悟道心之所向,成就非凡之旅。”

松月先生杖頭輕叩,似是敲響了命運的鐘聲,他嘴角勾勒出一抹超脫世俗的笑意,其中蘊含著對未來的無畏與釋然,緩緩言道:“太皓大人,世間諸多緣分,皆是命中註定。你我三度相逢,其意深遠,非偶然所能述。老朽雖目不能視,但從你言辭間,卻捕捉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究竟是何事擾動了大人的心湖?”

太皓聞言,目光微黯,他輕嘆一聲,道:“松月先生,此中緣由,一言難盡。如今的我,已非北峰城主,而是肩負重任,即將遠赴都城,擔當新的使命。朝堂之高,非我所願,我心向往的,乃是江湖的廣闊與自由。更何況,這所謂的‘討賊大將軍’之職,背後隱藏的波濤洶湧,遠非表面那般簡單,未知的敵人,不明的局勢,皆是令我心憂之處。”

松月先生聽罷,若有所思,他微微頷首,語氣中帶著幾分神秘與深邃:“晉升高位,確是世人眼中之榮耀,但若非心中所向,確是枷鎖。太皓大人,你且上前,讓老朽以指觸骨,替你推演一番,或許能窺得命運之一二,為大人指點迷津。”

太皓緩步近前,每一步都踏在了松月先生心靈的感知之中。松月先生雖目不能視,卻以超乎常人的感官,感知著太皓的到來。他雙手輕輕抬起,以一種幾乎無法察覺的細膩觸感,沿著太皓的腕脈與顱骨的輪廓緩緩遊走,猶如在觸摸一段古老而神秘的圖騰。

月光如水,傾瀉在松月先生那雙看似空洞卻深邃無垠的眼眸周圍,他的面容在光影交錯中更顯沉靜與睿智。隨著觸感的深入,松月先生的指尖似乎在解讀著某種無形的語言,那是一種超越視覺的洞察,直接觸碰到了太皓命運的紋理。

突然,松月先生的手指在太皓頸項旁稍作停留,他的臉龐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波動:“太皓大人,骨脈之中,暗潮湧動。你即將踏上的旅途,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暴,兇險難料。此乃凶兆,預示著前路將有重重困難與挑戰。”

太皓感受到松月先生指間的微妙變化,他的神情並無驚慌,反而更加堅毅:“先生之言,太皓銘記於心。世事如棋局局新,我輩行於江湖,自當無所畏懼,無論風雨,只顧前行。兇吉難測,我亦將憑心而行,力求無愧於天地。”

松月先生聞言,手指輕輕在虛空中掐算,彷彿在細數星辰,捕捉命運的軌跡。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語氣中透露出難以名狀的沉重:“太皓大人,卦象所示,你此行所面臨的劫難,非比尋常,其兇險程度,猶如行走於萬丈懸崖之邊緣,稍有不慎,便可能墜入無盡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