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59章 為求水太皓犯愁

 蒼谷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意:“青鸞女皇登基,是天下之大幸,至於她將如何兌現承諾,給予我們這些江湖兒女一個新的舞臺,一切答案,只待我們踏入千風城,方能揭曉。”

 當日下午,秋陽斜照,為北峰城披上了一襲金輝,蒼谷領著滿載榮譽的隊伍,踏上了返回千風城的歸途。他們將那兩萬只象徵著勝利與和平的綿羊悉數贈予北峰,為這座曾經困頓的城市留下了生命的希望與復甦的種子。

 太皓城主率全城官民,舉行了一場盛大而溫馨的送行儀式。城門廣場上,彩旗飄揚,鼓樂喧天,孩童們手執花束,跳躍在人群之中,他們的笑聲清脆,如同初春的溪流,洗滌著過往的艱辛。婦女們身著節日的盛裝,捧出自家釀製的美酒,為歸來的勇士們洗塵,老人們則以最深的敬意,默默注視著這一切,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希冀。

 太皓城主身著華服,立於人群之前,他高舉酒碗,面向蒼谷及其英勇的戰士們,聲音洪亮而充滿情感:“蒼谷兄,你們的壯舉將被北峰銘記,你們的歸來,為這座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請接受我們最誠摯的敬意與祝福,願你們歸途順利,凱旋的歌聲響徹雲霄。”

 蒼谷則以謙遜的笑容回應,他翻身下馬,與太皓城主並肩而立,兩人的身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高大。“太皓兄弟,感謝北峰城的款待與支持,這一路的風雨,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請相信,無論是參衛山的兄弟,還是北峰城的百姓,我們的心始終相連。待他日國泰民安,我定再訪北峰,與諸君共醉。”

 隨著一聲令下,隊伍再次啟程,戰馬的蹄聲與百姓的祝福聲交織在一起,漸漸遠去。太皓城主與全城百姓目送著勇士們的背影,直至其消失在路的盡頭,而那綿延不絕的羊群,彷彿是他們留下的溫暖與希望,靜靜地在北峰城紮根生長,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太皓城主的智慧如同春日暖陽,照耀著北峰城的每一寸土地。那兩萬只綿羊,如同天降甘霖,徹底澆滅了北峰城百姓飢餓的火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與生機。

 他首先精選出五千只最為健碩的羊,分發至每戶人家,每家約得十隻,且嚴令不得隨意宰殺,旨在讓百姓養成養殖之習,為將來的生活打下自給自足的基礎。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當下的糧食危機,更為北峰城種下了可持續發展的種子。

 隨後,太皓又挑選出五千只體質稍弱的羊,交由城中技藝嫻熟的屠夫,宰殺後平均分配,每家均獲得了足以維持一年之需的羊肉。而羊皮與羊毛,則由官府統一收集,精心加工,前者製成禦寒衣物,後者織成溫暖的布匹,北峰城的冬天,因此而不再寒冷。

 太皓更是別具匠心,劃出一塊肥沃之地,設立“羊倉”,集中飼養剩餘的五千只羊,並任命二十名忠誠可靠的士兵擔任羊倌,確保羊群的健康成長,這“羊倉”不僅象徵著城中物資的儲備,更是太皓城主深遠目光的體現。

 最後,為了踐行與鐵川城的約定,太皓命司戶參軍符勇率領隊伍,趕著最後的五千只羊,踏上了前往鐵川城的路途。這不僅是一次物資的回饋,更是兩城友誼的見證,太皓的誠信與智慧,在這一系列舉措中展露無遺。

 這一系列決策,皆是太皓的絕妙佈局,每一步都恰到好處,不僅解決了北峰城的燃眉之急,更為其長遠發展鋪設了堅實的基石,太皓城主的名字,因此在民間傳為佳話,成為了北峰城百姓心中的一道光,照亮了他們走出困境,邁向繁榮的道路。

 儘管蒼谷兄所贈的羊群,如甘霖降世,解了北峰城燃眉之急,然飲水之源,猶如武者之氣,不可或缺,成為太皓城主心頭又一樁大事。水源之困,如骨鯁在喉,須臾不可緩。太皓深知,單憑羊肉難解久旱之渴,水之於人,猶靈犀於龍,缺之不可。

 於是,太皓城主策馬揚鞭,再赴鐵川,求計於智者松月先生。鐵川城內,松月先生靜坐於幽靜庭院,一壺清茶,彷彿早已料到太皓之訪,笑道:“太皓城主遠道而來,定是又有難題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