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澄明 作品

第591章 霸道臣子




    弘治皇帝瞪了嚴成錦一眼:“別整日將辭官掛在嘴邊,將王守仁召來。”



    很快,王守仁出現在大殿中。



    大臣們對王守仁的臉色也不好。



    “朕聽嚴卿家說,王卿家的心學,是從宋景幾人身上所悟?”



    “正是,亦與嚴大人提點,有莫大關係。”王守仁道。



    王守仁的聖人尊稱,是死了很久,世人所封的。



    若能在世成聖,不知對大明和天下,是何等一番景象。



    大肆推行心學,或許能讓王守仁立地成聖。



    嚴成錦道:“臣相信,王守仁能成為聖人。”



    王守仁微微躬身:“臣必定會窮盡一生,成為聖人!”



    成為聖人需要通曉世間一切道理,對世人有大功德,並且造福天下的人,才能稱為聖人。



    你們當聖人是大白菜,想變就變?



    不好好反省就罷了,還敢妄稱成為聖人。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一個真敢說,一個真敢答。



    大臣僵硬地拿著持芴牌,像寺廟裡的一尊尊雕塑。



    “你可知道,何為聖人?”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



    王守仁微微躬身:“能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者,即為聖人。”



    豈止是那麼簡單,聖人之所以被稱為聖人,是因為他們提出的道理,能解決世間一切難題,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的。



    以聖人的學問,來作為取仕的標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此。



    若是有一尊活的聖人,天下還有什麼事不能解決?何愁盛世不來?



    嚴成錦打算的是,先在北直隸小範圍推廣。



    需得先讓陛下和諸公認為心學,不是異端的學說,需王守仁來辯駁諸公。



    劉健問:“你的意思,宋景、謝丕幾人所行,皆為心學。”



    “學生不敢如此自大,但宋景和謝丕所踐行的,確實為心學的知行合一。”王守仁道。



    趁著陛下和大臣沉思之際,王守仁繼續:“陛下方才問,為何將儒學列入科舉?



    臣以為,是因聖人的道理能使人明悟。



    心學亦可讓人明悟,同樣,心學,亦可做為科舉取仕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