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寫作機器人 作品

第四十三章 歷史的構造(下)

虞國在土星建設了太空城,比土星更靠近地球的木星自也不例外。

或許是因為離地球更近的關係,能觸及木星圈的勢力也就更多,木星的政治形勢也就比土星複雜太多。這體現在它的太空城有兩座,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國際陣營。由虞國陣營建造的太空城叫做夸父,位處於木衛二·歐羅巴的軌道附近。

現在,再把時間倒回到更早一點的二月五日。當時,第三前線還在開他們的緊急會議,決策層還在虛擬土衛二的冰蓋之下觀察那萬古不變的水,數個天文單位以外的廣闊世界中,載有火環的運輸船已經加速到空前驚人的程度,行將蒞臨木星圈。

這個時間比預定到達的時間快了兩個月。

地球上的人與人可以在一瞬間就完成一次對話。但在太空中,快速對話受限於過於廣闊的空間和空間與速度的結構是不可能的。因此,縱然情報在確認的同時便從木星夸父太空城發出,但直到會議結束好一段時間後,第三前線才收到這一消息。

而這時的木星太空城已在親眼目睹火環飛躍木星的上空。

新的情報又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才被第三前線手忙腳亂的監聽員接收。這則情報非是由監測中心發出,它由張部的舊識,夸父支部委員會的劉敬文親撰。整個一月份,他們的書信往來都沒有中斷過。

劉委員在短訊的末尾是那麼說的:

“指導組,木星現在所在發生的現象,我無法用語言解釋,只能給你們發送一段純粹記憶和光學錄像。除了錄像還有記憶同享,我更希望你能親自來夸父城看一下……”

這個要求被當時的張部否決了。因為一來一往就要徒耗許多光陰。如今的第三前線內部管理混亂,作為揹負使命的指導組成員,他不敢走開。

也因此,地月系失去了介入夸父太空城情形的第一時機,直到數個月後才曉得木星圈所發生的一系列驚人的變故。

隨後,張部打開了附在短訊中的擬態記憶與光學錄像。

光學錄像不用多說,就是攝像頭或電子攝像頭所能拍到的東西。

而所謂的純粹記憶解釋起來便複雜得很。它是二十二世紀人類代人技術的一個縮影,旨在利用“無人格”的“生物體代人”純粹的感知能力來保存一系列的“純粹記憶”。與一般的提取代人記憶不同。它原本的載體是沒有入主人格的單純代人的身體,換而言之,純粹記憶更像是睡著的人或植物人對周身的感知。

相比起光學錄像,在實際研究中,純粹記憶沒有什麼優勢區間,目前來看,它只被作為光學錄像的補充,使得所有人都能是攝像頭。

然後,他看到了在木星的上空無數的龐大的、可以看見表面細節的星星。

過了十分鐘,張部陰沉著臉走進靈境網絡的大街。局域網絡仍然光鮮,信號太陽明晃晃地照耀著電子幽靈們飄蕩的街道。幽靈站在十字路口,摩挲著自己瘦骨嶙峋的手,猶豫片刻,便有上百條被複制的訊息從這手中飛出,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一樣沿著主幹道與岔路,經過網絡的交通與指揮而迅速地分散開來。

接著,整個網絡的街道開始流光萬丈,遠處的高樓、近處的小道漸漸散出粒子,這些粒子是可視化的郵件信息的形式,它們是各個單位發出的回應。

除去第三前線各單位部門,他直接點名了所有赴第三前線指導組成員。指導組成員也來得最早。

“事情變得更麻煩了?”

剛從休息中醒來的副組長問他。

“錄像我也發你了,你先看吧。”

大約幾分鐘內,第三前線決策層各方逐漸來人。

“欽差大臣,你又要我們做什麼?我這裡忙得脫不了身,各個方面都需要協調,剛剛才和軌道站那裡……”

最先來到的是動員部主任。他抱怨到一半,就被張部堵住了嘴。

“我不是說已經進入了緊急狀態了嗎?他們還有不配合的道理嗎?”張部嚴厲地說道。主任轉過眼睛,看到他的身邊飄著一個秒錶的盤,秒錶時刻在響動。主任意識到情況或許比他的理解還要嚴重得多。

動員部主任訕訕道:

“底層的工作複雜得很,不是那麼簡單的。”

張部的眼神變得更加嚴厲。副組長知道情況不對,走上前去,趕緊和這人打招呼,講:

“如果你確實忙,你就先忙你的吧,你那邊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也很重要。等考察完畢,我們會通知總武裝部門,他們會和你說後續的指令。”

動員部主任掃過指導組一眼,果然告辭,轉身消失,只遣來他的辦公室秘書。

之後的來人變得乖巧很多。

最先來的乃是和動員部的兄弟單位,為總武裝部辦公室秘書,及下屬作戰部、情報部、技術部、通信部、外事局各遣副職主任或秘書。駐月太空軍和近地防禦太空軍的司令們雖然得到了通知,但經過武裝部門的協調,認可了司令們的缺席。

第二批到來的或者要比第一批更加重要,他們屬於科學技術委員會。不僅是第三前線的科委會,三大前線的科委會從發射中心到十七個月球研究基礎部門均調出了相關科學技術人員,共四十六人,羅也是這四十六人中的一個。特別的,科委會國際合作部,主要四個國際合作項目遣來外籍專家七人。這七個來第三前線進行太空及月球研究的外國太空專家站在同事的旁邊,還是第一次見到那麼多第三前線領導層,目光瀏覽簡要說明的同時,腦海體在微微發顫。

來得最晚的是航天、地理開發、衛星的指揮控制中心以及組織部、技術部、工業生產(含‘代人’設計、規劃與生產)等部門,他們的人數不多,只十來個人。

幾個性子急的正要詢問,張部率先開口問代人規劃部門道:

“都備好了嗎?”

“和社稷那邊已經談妥了。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兩百數量的人格映射。”

“那就好。”他轉過頭來,說道,“那麼大家,直接出發吧,具體的變化,我們到點了再談。這趟旅程的延遲大約是半小時。”

說到半個小時,來人們也都反應過來:

“我們是要去小行星帶穀神星那邊的社稷太空城?”

張部轉過頭來,斬荊截鐵地說道:

“沒錯。”

當時按地球時間是二月五日的十一點,馬上就是二月六日的凌晨,月亮凌在東半球的頂上,亞洲大陸背對陽光黑魆魆一片,老組長拉著成政書又去找李明都喝酒。李明都婉拒了他們的請求,一個人呆在房間裡,雙眼聯通的是機器人0386的視覺。地上的黑風呼呼地吹著,在漢城的車站裡空無一人,只有裝載貨物的機器和寄宿在其中的代人們在上升與下降、進站與出站。還要好一會兒,秋陰才會到這來,乘坐列車前往樓蘭。

江城正寂寂,李家老宅孤零零地立在寒風之中,秋陰用了好幾天功夫才一個人把屋子裡積滿的灰塵,瓦上門前的白雪掃個乾淨。屋子又變得煥然一新,在乘車離開前,她遙遙地望了一眼那隻剩下了邊緣的新月,心想上面的人過得還好嗎又或者是不好嗎?想著想著,她灑然一笑,看向了大道邊上的河灘。

分隔了江城與漢城的大水三個月前就已經枯竭了,僅存的水面上落滿了天上來的霜雪。

曾與李明都、秋陰有過數面之緣的姬水自治委員會正在組織他們的新年聯歡活動,姓文的電工沒能見到自己代人的孩子,孤零零地在家裡聆聽數十年前他那個時代的音樂,偶然抬頭,可以看到地平線上的光帆正在緩緩地調動它的位置。

第六號光帆一直照射到了木星的位置。

夾在木星軌道與火星軌道之間的便是著名的小行星帶,據說是數十億年前某顆將要形成而未能形成的大行星胚胎的殘骸。其中密佈著無數碎石。但碎石之間亦有大小之分,最大的那顆叫做穀神星,已夠得上“矮行星”的標準。在穀神星的旁邊,一百年前有一塊不知名的天體,如今已被雕琢成社稷太空城的第二階段。

離二月六號只剩下幾分鐘的時候,支部的委員們已在這座太空城無光的出生港裡等待指導組的來訪。

在他們的前方,是一排接著一排艙型的轉生池。轉生池裡注滿了淺綠色的維生液。在地球一些老人的口中,他們習慣性地把這種維生液叫做黃泉水。浸在黃泉水裡的便是人工育成的“完人胎”。

在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時,委員長頭盔上的光點閃爍了下,他說:

“來了。”

黃泉水一個個從轉生池內排出,淺綠色的艙體像是刷洗似的變成透明白。裡面的代人一個接一個地睜開眼睛。

“人格映射完成,思考主機轉移完成。”

兩句話陸續在轉生池的抬頭上出現。

全生物代人,或者以機器為身體的仿生代人一個個地從轉生池裡走出,披上衣服。社稷城的委員長通過識別網絡認證號碼,準確無誤地找到了張部。

張部往前幾步,立在他的前頭。

兩人握上手,連寒暄都來不及,委員長就小心翼翼地問道:

“指導組,夸父那邊發來的短訊裡的那些場景是真是假?”

張部戴上頭盔,蓋住了那張女人的臉。他說:

“國家大事,難道我還會騙你不成?”

委員長慘笑起來。

張部搖搖頭:

“變化與否,還要我們親自確認,你先不必那麼擔心害怕。”

“可是,那也太誇張了吧?假設是視頻裡顯示的那樣的話,難道不會突破洛希極限,潮汐力徹底撕碎星球嗎?”

“在我們的猜想中,或許引力在這個層次上遵守的不是平方反比律,而是立方反比律。如果如此,引力就會在長距離或遇到物質時迅速衰減,甚至被屏蔽。這個規律再影響了潮汐力的公式,使得潮汐力也迅速衰減了。”

“那也不太可能吧……你的意思這不是幻覺,而是實實在在改變了空間的結構嗎?要知道決定立方反比還是平方反比的就是空間的結構,引力、電磁等作用之所以在我們的觀察中遵守平方反比律,是因為我們身處的空間的結構就是三維度的,因為一個源形成的場是按三維空間的球體進行發散的。因此,如果遵守立方反比律,那麼它的發散也是在四維空間的球體中發散的,怎麼會在三維空間中就有影響呢?何況讓我計算一下……哪怕不談電磁相互作用會不會隨空間結構也改為立方反比從而導致原子軌道解體……單單談引力,會不會在瞬間,星球就無法支撐自己的存在了呢?我覺得還是不大可能,會不會是海市蜃樓般的幻象導致了觀測錯誤……”

社稷委員長是少見的從科學部門往上爬到這個位置的。張部與之相反,是從基層實業走來的,他並不擅長這些科學道理。因此,他的質疑,張部接不下來。

當時他搖了搖頭,說:

“這是科委會根據夸父城的數據給出的一點猜想,若要討論這些猜想成不成立,請與科委會說話。現在,我們得直面第一線,這決定了後續的工作會是什麼樣的。”

等他說完後,最後一個第三前線隨行的代人也已下地。在他們彼此的視野裡,所看到的乃是彼此虛擬的長相。

模擬世界的他轉過頭去,現實世界的他頭也沒回,他對這些代人說:

“做好記憶維護,我們隨時可能銷燬自身,直接從第三前線的主機裡醒來。現在……帶下路吧,老蔣,社稷城數據中心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