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閣老 作品

第424章 “鯰魚”與“鹹魚” 1/3

    而要推動國內食糖產業的改革,糖料種植還是第一源頭。

    桂省省委大佬在參觀了嘉穀的甘蔗間種黃豆技術示範基地後,單獨與齊政就此進行了對話。

    “與國內其他省區相比,我們省製糖效益最好、單位面積產糖總量水平最高,而且蔗糖產業科技水平總體來說也位於全國領先水平。但如果放在全球糖市中卻並不佔據優勢,與世界產糖大國相比,我們省的甘蔗收購成本和蔗糖生產成本都高出很多……”製糖產業作為桂省的支柱產業之一,省大佬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

    兩人都知道,國內外的食糖價差,有賴於國家的保護政策和對糖進口的嚴格控制。

    如何降低糖產業的生產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才是省大佬想要的,也是在海外產糖大國擁有較強產業的齊政所思考的。

    而齊政給出的答案是,以糖廠為主體,建立合作社,流轉土地進行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生產,提高糖料的產量,提高含糖率,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齊政指著示範蔗田:“之前這裡甚至沒有路,車都開不過來。在嘉穀糖業的建設中,通過挖高填低,適當調整蔗田坡度和平整度,清理出露石芽;將小塊地變大塊田,按格田化要求,完善灌溉系統,建設機耕道路,為甘蔗種植全程機械化作業創造了條件,後續降低的成本頗為可觀……”

    嘉穀利用資本和技術的力量,解決困擾桂省蔗糖業發展的零散問題,這沒有出乎省大佬的意料。

    當然,資本和技術,無論哪一樣都是瓶頸,還是那句話,不是誰都是嘉穀。

    但省大佬對這點還不是最頭疼的——資本和技術的瓶頸,通過慢慢整合,終究還是能解決的。

    作為全局思考的大佬,他不得不考慮另一個問題:“如果實現了甘蔗種植、管理和收割全程的全機械化,那麼現在以此為生的大批蔗農,出路在哪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