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1345章 南察風波(十七)進退

    高逸民點頭道:“小的以為正是如此。”

    “就是禍水東引嘛。”曹簠輕哼一聲:“傳聞布日哈圖讀過咱們漢人的書,看來還真不是胡說八道,這廝肚子裡倒的確有那麼幾滴墨水。”

    高逸民朝西南方向(京師)拱了拱手:“所以說老爺高瞻遠矚,一眼就看穿了布日哈圖的詭計。大帥,老爺此前說這次出兵雖然要快,但進軍不必從速,豈不正是猜到了布日哈圖的目的?”

    曹簠這才恍然,一拍巴掌:“著啊!我說恩堂的指點怎麼有些古怪,又要我早點出兵,又不准我速戰速決。如今看來,恩堂早知道布日哈圖不會與我決戰,我就算來得再快,那也快不過蒙古人全騎兵的隊伍,他們真要避而不戰,我是找不著機會的。”

    他說到此處,嘆了口氣:“不愧是恩堂大人吶,真是處廟堂之高而觀江湖之遠。他老人家遠在京師,一雙慧眼卻能到千里之外的葉赫戰局走向,忒大能耐,縱諸葛武侯復生也只能甘拜下風了。”

    這番話誇得就有些過分了,又是“恩堂大人”,又是“他老人家”,甚至還把諸葛亮拿出來當陪襯。不過考慮到此情此景,再加上又是對高務實的親信家丁所言,倒也能夠理解其用意。

    要是高務實本人在此,那是肯定要連忙自謙一番的,但高逸民只是他的家丁,卻不能代表自家老爺謙虛謙虛,只好打個哈哈把這話題“滑開”,然後笑著道:“話雖如此,不過總戎也莫要大意,布日哈圖這廝向來詭計多端,此番雖然打定主意想要避免大的傷亡,但如果咱們自己漏出太大的破綻來,小的擔心他還是會想著趁機討些便宜。”

    “哦?”曹簠連忙收斂了笑意,思索著道:“你是說他這後撤……半真半假?”

    高逸民沉吟道:“或許更應該說是可真可假。”

    曹簠聽得目光一凝,繼而眼中露出一抹殺機:“怎麼,這廝竟然還想再給本帥來一次長安堡之戰?好啊,好得很,他還真把本帥當傻子了,本帥難道連吃一塹長一智都做不到,他還指望本帥重蹈覆轍?”

    看來長安堡那次戰敗對曹簠的觸動極大,幾乎成了他的逆鱗。不過也是,那次失敗要不是高務實施以援手,這會兒曹簠是生是死都難得說,最好的結果大概也就是罷職回鄉,終老田園了,這教訓的確夠深刻。

    不過曹簠雖怒,到底是一員老將,尤其懂得官場上的規矩,因此他並沒有因怒興師,反而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朝高逸民問道:“既然布日哈圖詭計已被看穿,那麼高兄弟以為眼下咱們該當如何應對?”

    “就按老爺的意思辦。”高逸民道:“咱們以靜制動,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絕不因為布日哈圖做出什麼動作而改變咱們既定的步調。”

    高務實沒有明確說過這些話,也沒說什麼“以靜制動”,高逸民的說法實際上是總結了一下高務實的思路,把他的“指導思想”具體化了。

    不過曹簠只知道高務實肯定單獨對高逸民有過指示,卻不知道其中究竟說了些什麼,所以高逸民這麼說,他也只能這麼信。

    因此他點了點頭,道:“高兄弟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先不追了。本帥這就派人讓納林布祿和布寨二人出來迎接,順便讓他們安排好我大軍的食宿。咱們就在東城稍事休整,然後再考慮收復西城……料他葉赫兩個小貝勒也該知道好歹,不至於違逆天威。”

    高逸民笑著一拱手,點頭稱是。

    這邊明軍不急不忙慢慢推進,絲毫不做追擊之勢,那邊圖們與布日哈圖緩緩後撤,已經撤到大山谷西北角邊緣,眼看著就要上山翻越而走。

    圖們看著明軍的動向,臉色越來越差,好半晌終於忍不住拿馬鞭朝身邊的一棵老樹猛抽一鞭,恨恨道:“曹簠這個無膽鼠輩,竟然連追擊一番都不敢嗎?虧得本汗還特意交代兒郎們,讓他們裝模作樣敗上一陣,才好引明軍一路追去西城……現在可如何是好?”

    布日哈圖的臉色也談不上好看。雖然他還算年輕,但今年以來又是跑西跑東,又是到處想法子攪事,還要實際主持察哈爾內部的政務工作,以減輕年紀漸長的圖們大汗負擔,因此精力上本就有些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