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 作品

第405章 最後一課(下)

    怎麼看待安史之亂?這個問題如果是問高務實,高務實一定會先思索隆慶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然後根據這個出發點來考慮回答的傾向性,甚至還會考慮回答的時候不要把答案說得太全面,要給皇帝留下補充、發揮的空間,這是一名久歷官場的下屬能給出的最正經但也最官僚的答覆。

    但朱翊鈞不是高務實,他不會考慮那麼多,也考慮不到那麼多,所以他一聽隆慶的問題,就毫不猶豫地道:“安祿山非我族類,其心自異,且其人狼子野心,辜負了一力重用於他的唐玄宗,罪該萬死!”

    隆慶嘆了口氣,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說,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你要知道,安祿山原本不過區區一柳城雜胡兒,哪有什麼臨朝稱制的野心?這野心不是憑空而來,而正是唐玄宗一點一點給他的。”

    隆慶認真地道:“唐玄宗以為,漢臣讀書多,心思複雜,是以不可輕信。胡兒讀書少,心思單純,因此可以信賴。正是因為這樣的用人態度,他才會以莫名其妙的原因撤了王忠嗣,而事實上,王忠嗣若在,借安祿山十個狗膽,他也不敢反。因此安祿山之反,他自己固然罪在不赦,但歸根結底,在於唐玄宗一邊自廢武功,一邊泰阿倒持。”

    “哦……原來是這樣。”朱翊鈞倒也容易受教,聞言點了點頭,又補充道:“高務實也和兒臣說過王忠嗣,他說後來唐朝平定安史之亂,靠的基本都是王忠嗣以前的部下。”

    隆慶並不是打算給兒子講史,只是引出論點,所以便只點了點頭,就將話題轉了回來,繼續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此乃世間常理,安祿山當然也想往上爬,因此在他早年,也曾兢兢業業,為唐朝鎮守邊關、安撫藩部,實有功績。但唐玄宗卻忘了,人的野心總是隨著實力增長一點一點的累積而來,他以為自己給得起,也願意給,結果到頭來卻發現,安祿山已經不滿足於要當官、當大官,而是想要一步到位直接當皇帝了——這還能給嗎?”

    朱翊鈞這時候終於想起來此前父皇曾經跟他說的話,道:“我明白了,所以那一次父皇就說過,要知道臣子想要的是什麼,譬如高先生那樣,他家世代官宦,名聲又好,想要的便是輔佐聖天子中興大明,以圖流芳百世——這也是一種野心,但卻是皇帝需要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