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 作品

第0376章 屯耕朝鮮?

    至於豪強、貴族子弟,倒是比前二者幸運得多。

    ——作為高門之後,這些人即便是‘餘子’,也大概率能得到家族小部分的不動產,以及相當龐大的錢財;

    所以這些人的選擇面,無疑就比前二者寬了很多。

    如果有本事,那可以用老爹給的錢做生意,富甲一方;

    亦或是買官入仕,成為一名‘貲郎’,謀求仕途;

    又或者,拿這筆錢買幾百上千畝田,再找些佃農,成為一個小地主;

    若沒本事,也完全可以原地躺平,坐吃山空,無憂無慮的過上一生。

    而這三類‘餘子’群體,無一不是漢室嚴防死守,恨不能趕盡殺絕的‘不穩定因素’。

    ——遊俠、商賈,以及:準豪強!

    沒錯。

    這些出身名門望族的‘餘子’,就是最具有成為地方豪強潛力的群體。

    這些人無論是為商做賈,還是兼併土地,又或是‘坐吃山空’,都會對漢室的統治造成威脅。

    最主要的是:這些出身名門,具有開闊眼界的‘二代’們,所能發揮出來的破壞力,往往不是農戶、商賈之後所能比擬······

    所以實際上,漢室奉行的陵邑制度和分門別戶令,本質上,就是主要針對這些出身名門望族,又手握龐大社會資源的‘二代’們。

    先是分門別戶令,將這些高門之後從家族的庇護中拉出來,使其‘形單影隻’;

    之後便是陵邑制度,將那些展露出‘野心’的刺兒頭遷入關中,以皇權強行鎮壓;

    與此同時,再輔以全方位、無死角的仇視、蔑視商賈的社會風氣,得以將這些封建時代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盡數扼殺在搖籃之中。

    但過去,對於遊俠、商賈、豪強這三個群體,漢室卻並沒能具備‘全部消滅’的能力。

    ——豪強子弟,可以用‘分門別戶令’‘陵邑制度’壓制;

    ——商賈之後,則是以整個社會風氣去鄙視、打壓;

    但遊俠群體,卻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哪怕是將一地遊俠殺光、屠盡,這個群體也總是會如同雨後春筍般,在極端的時間內‘捲土重來’。

    針對這個問題,劉盈也曾思考過:遊俠眾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而今天,劉盈才終於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遊俠眾的本質,就是那些出身寒門、農戶,在‘分門別戶’之後窮困潦倒,生活無以為繼,只能刀口舔血的‘餘子’。

    遊俠能殺盡、禁絕,但只要‘餘子’群體不消失,那遊俠眾,就永遠不會徹底消失在漢室天下。

    但話又說回來:認識到事物本質是一回事,能否有效解決,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對於‘遊俠眾’的本質,才剛登基不過數年的了劉盈能看出來,難道身為開國之君的先皇劉邦,就看不透這裡的關鍵?

    ——要知道先皇劉邦本身,就是亦正亦邪的‘地頭蛇’出身!

    又同樣身為‘餘子’,只怕劉邦對這件事的認知,遠比劉盈要來的更為具體、全面。

    那既然知道,劉邦為什麼不著手解決這件事?

    是因為不喜歡嗎?

    答案,顯然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這麼簡單。

    漢室能通過陵邑制度、分門別戶令雙管齊下,強自遷移地方豪強、準豪強至關中,強大的調動能力自是一方面;

    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個群體,足夠少;

    便說一縣之地,能出幾個豪強?

    一鄉之內,又能有幾個地主?

    至於商賈群體,雖然數量遠比豪強、準豪強群體高,但有賴於過去數百年的普世價值,對這個群體進行‘社會性壓迫’,也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事。

    但遊俠群體代表的,是廣大底層民眾出身的‘農戶餘子’群體,其數量,幾乎涵蓋天下每一個農戶家庭!

    即:只要這家農戶有兩個及以上的兒子,那未來,這家農戶就必然會走出餘子!

    而這些農戶出身的餘子,既得不到田、宅等生產工具,又得不到可觀的啟動資本;

    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都只能帶著十天半個月的口糧、生活費,便告別父母‘分門別戶’,以自謀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