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四十五章 重見

隨著太子李弘的迴歸,原本按部就班的東宮上下,也像是被上足了發條的機械一般;緊鑼密鼓的加速運轉起來。而他在光順門內的例行聽政,也變得越發正式和務實起來;不斷有人被提拔或貶斥。





或者說,如今太子李弘的勢力和聲望,已經足以支持他做出更多的改變,更進一步的人事調整。比如,留給京兆府少尹最後一點體面,準他就此告老還鄉的同時,京兆府中下曾官吏被汰換了一輪。





而籍著宰相遇刺和刑場逃囚事件的餘波,在光順門內的聽政朝會上;又有人將矛頭對準了在中元節突擊決囚的刑部司,以及在後續追拿中表現不力,讓人犯多次逃走的金吾左右翎衛中郎將/六街使。





因此,除了相應主官受到不同程度的罰俸、考功減等的處罰之外;太子李弘又應臣下所請,以協理和督辦為由,派遣一些東宮所屬加入其中,乃至暫代一些因此缺位職事;直到案情徹底歸結為止。





而後太子李弘銳意進取的第三把火,卻是燒向東西兩大市所屬的市令和常平署;因為突擊搜查東市所獲得的違禁品和不法勾當,讓身為直屬上級的太常少卿鄭休遠,一時臉面無光而主動上門請罪。





但太子李弘卻是好言寬慰之的輕輕放過;但作為相應權衡和妥協的代價;市令和常平丞都要因此換人了。但繼任的人選乃是另一位留都宰相,大學士蕭德昭的門人,幾乎連夜上門以示討好和恭順。





雖然對方信誓旦旦的全力配合與協助,未必會有多少真正的成色;但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也不至於成為,東宮影響和滲透兩大市內的營生,並籍此繼續開拓更多財源和域外商路的妨礙了。





當然,在這一切紛擾之外,其實還有鮮為人知的第四把火。就是十幾名初入仕途的年輕選人,懷著澄清吏治和至君堯舜的理念、志願;在太子李弘的暗中推動和資助之下,加入到了御史臺的備選。





與此同時,在長安和洛陽的諸多書坊中,開始大量上架一系列的新書;引的當地一時爭相閱覽。其中最有名的,無疑就是十一年前去世的一代高僧,玄奘三藏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官方重校版本。





尤其是其中一部分敏感的內容,被重新刪改過,並增加了許多“秩名”“無名商”備註和小傳;來證明五方天竺的風土人物,及其富熟豐饒程度。與之相對應的,還有王玄策的《中天竺國行記》。





卻是在他寂寞無聞的去世之後,由他代辦身後事的從子(侄兒)僧人智弘,代為捐獻的書稿十卷,繪圖三卷;並召集了當年追隨王玄策數入天竺,而尚且在世的使團成員,進行了相應補充和校準。





雖然王玄策在後世,以“一人滅一國”,與副使蔣師仁指揮借來的1200名吐蕃兵和7000尼婆羅兵;就輕易橫掃了北天竺到東天竺的大片區域;擊破敢於襲擊唐朝使團的新興勢力,那伏帝阿羅那順。





最終,攻破王都茶鎛和羅城,降服五百八十座城邑;又在乾陀衛江(恆河支流)大破那伏帝王后請來救兵。俘獲阿羅那順及王妃、諸子、大臣、貴族等,男女三萬多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





如今的阿羅那順的後代,還在殿前值役。此後他又三度出使天竺,從東天竺王尸鳩摩處,獲得牛馬三萬,及弓、刀、寶珠,纓絡等物;從迦沒路國獲得異寶和版籍地圖,賜予當地老子像以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