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七百八十四章 折轉

“只要給予足夠的懷疑和由頭,作為宗家的無地藩主一脈,難道不會設法深挖其背後的因果和根源麼?這樣朝廷不方便做的事,他們卻是毫無妨礙,有些東西藏的再深,也難免有重見天日之際。”

就在洛都、長安的朝堂上層,都因此這一則消息,而暗流湧動之際;作為當今天子居養的上陽宮內,卻是出人意料的別無動靜;各種暗地裡相關的奏聞,都如石沉大海一般的留中不發/了無音訊。

哪怕是個別受到囑咐和託請的側近侍臣,籍著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之故,小心翼翼的旁敲側擊一二;也被輕描淡寫的左右他顧過去。就像已半退養的今上,根本對此別無興趣也不願參合其中一般。

反而內宮很快有消息傳出,一名受寵的年輕嬪妃,因為在侍奉帝駕時多嘴了幾句;就被毫不猶豫的趕出了上陽宮,從九嬪之一的修媛,貶為八十一御妻最末的采女;形同打入冷宮的勒令別院自省。

與此同時,江畋一行已經搭乘上了,馬拉軌道的北上車廂。作為梁公留下的遺澤之一,縱橫交錯馬拉軌道的客貨車輛,早已經在大唐境內遍地開花了;尤其是在地勢平坦、遼闊寬廣的中原大地上。

各種不斷延伸的複線軌道,甚至在河西、關中、河洛、西川之間,形成了連接絕大多數城邑的大大小小軌道網絡。同時;又與大江以南河網密佈的東南、西南航道,形成某種相互嵌套的對接體系。

相比之下,反而是以兩京為樞紐的軌道網之間,只保持了相當有限的微妙單線連接。因此,憑藉這些軌道網絡提供的運力,朝廷才能夠快速的運兵和調集物資,迅速形成局部壓倒性優勢平滅動亂。

因此,在江畋南下平滅妖亂的期間;北地同樣也是紛擾不斷,但大多數位於人口稠密腹地爆發的妖變和異常,都很快被地方官府和朝廷駐軍撲滅了。反而是人口稀少的延邊地區,情況更突出一些。

比如:有多家塞外諸侯上報,在河套到大沙磧之間,發現了疑似上古神獸“角馬”的存在,而被拐走了不少牧群中的母馬。又有商旅在大青山以北遇到了,成群人首鳥身怪,當道襲掠人畜的傳聞。

在安東都護府北部的黃龍州境內,有水中魚型巨獸截斷橋渡、翻覆船隻;製造了不少慘劇,還數次擊退了前來圍剿的各家藩兵。但情況最嚴重還是位於燕山以北,饒樂、松漠都督府交界處的妖災。

當地盧龍府已經先後有兩支前往討伐的人馬失聯;而剛組建不久的暗行御史部幽州分司,也因此損失了好些人手;不得不向東都本部求援。而其中一份求援的文書,也被就近轉送到了江畋的手中。

所以,在思慮再三之後,江畋決定主動接下這份求援。隨行大多數軍士和輔助人員,護送文牘案卷、器械素材換船進入黃河,逆流而上回歸西京;而江畋則輕裝簡從北上,伺機收割新出現的異類。

因此,相對於開春滾滾而來的潮汛,幾乎四季風雨無阻的馬拉軌道車廂,就成為了當下便捷通行的首選了。當然了,行進在中原大地上,又是另一種別樣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