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58章 所聞

    而郭崇韜所領的新場所,就位於修政坊四門十字街的南街部分,靠近南坊門附近的左街。而斜對面就是開元名相張九齡的故宅。如今內裡是尚書省亭子與宗正寺亭子;《輦下歲時記》載雲,新進士牡丹宴,或在於此。

    郭崇韜的面子當然沒有這麼大。因此,他此時佔用的只是一處公中抄沒的富商宅邸,所改造而來三跨兩進一園的中等館院。因此,只要站在內院的樓閣上,就可以看見東南面坊牆背後,波光瀲灩的曲江大池。

    代表身份的烏頭門前,也被重新設立了雙馬石和橫拒、攔柵;掛上金吾街使字樣的木牌和燈籠。算是在低調不顯當中,多出了那麼一絲絲官府的意味。而在江畋重新下車之後,身邊已經堆積了好些吃剩的籤子和蒲葉、包紙。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短時間內要了解當下民生相關的基本情形;從那些活動範圍較廣,對物價變化最為敏感的,流動小商販入手,無疑是最為簡單有效的途徑了。光是餅食、湯飯等日常主食價格,就可以投射出許多信息。

    比如在如今長安城內,主食最貴的居然是慄(小米)和秫米(大黃米),每鬥(十升/約12斤)四十五錢;其次是(小)麥,每鬥三十七錢,磨成面後就是每斗六十三錢;最便宜的反而是稻米,每斗居然只有三十錢。

    而稻米當中,除掉一些諸如香稻、龍睛米、雞血稻、碧糯梗、紅蓮稻等專供上層的特色品種之外;價值最貴的是來自江東道的浙米和劍南道的西川米、嶺南東道的珠米;安東都護府的響水稻、荊湖南路的松澗米。

    而最便宜最賤的則是來自安南、夷州、林邑、水陸真臘等地的蟬鳴稻、鼠牙米。因為屬於口感甚差的早熟、速生品種,被當做北上輸貢的海漕船壓艙物。因此最低時鬥米只要十五錢,而如果是官府放出的賑貧(陳)米,那就只要九錢可得一斗。

    但是在長安市面上最多見的,反而是在關內道及鄰近山南東道、河南道,所廣為種植的昌穀米、伊洛米等等。所以,在這些各方送京的低成本糧食保障下,哪怕販夫走卒之輩,單純說填飽肚子是沒有太大問題。

    但是想要更進一步地提升生活品質,那就只能用白居易兄弟的名字來形容。當初他們的老爹白季庚,取了自己外甥女的一代奇人;給兄弟們起名一個叫樂天/居易,一個叫行簡/知退,由此可見在京師生活的尤為不易了。

    尤其是自百多年前的海陸大開邊之後,諸多海內、海外的諸侯分藩,臣屬內附的屬國邦君;還有天下三十二道州府,六大都護府又十幾個大大小小都督府;各色進奏院和藩邸、貴家,相繼在京置業的結果,就是讓長安地價愈發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