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蘸糖 作品

第899章 只找付廚

            雖然沒有做過鮑魚餡兒的燒賣,但是李海威對於接單一點也不愁。

主要是因為千里馬的鮁魚餡兒都是紅案那邊研創的,白案只需要照著比例進行調製就行。

鮁魚的刺比較少,肉質Q彈緊實,鮮美的不得了,隨便煎一下,或者紅燒一下,都很不錯。

而鮁魚餃子,只要嘗試過就知道了,鮮美多汁,一口咬下去令人沉醉。

不過做這種魚肉餡的餃子,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在用的調料這一方面,要更加嚴格。

同樣都是鮁魚餡兒水餃,為什麼千里馬做的能賣上價格,而且受到顧客的歡迎,就是因為白案這邊煮出來的水餃比其他地方做的更鮮香,一點腥味也沒有。

而這個調製餡料的方法,其實還是來自董老爺子當年自創的方法,2放2不放,一直沿用至今。

2放指的是放韭菜、放花椒水,為什麼要放韭菜呢?

因為韭菜帶有清香味,加上之後可以中和鮁魚的腥味,還能起到增香的效果。

放花椒水則是可以對肉類起到非常強的去腥作用。

2不放指的則是不放料酒,不放蔥花。

一般在包餃子的時候,切忌放料酒,否則反而會使肉餡味道變得很奇怪。

蔥花也不需要,做魚餡的時候,因為魚肉本身鮮香,放蔥花會有怪味,而且已經加了韭菜,就不再需要蔥了。

鮁魚水餃,是海鮮水餃中的頭牌,麵皮將魚肉的汁水緊緊鎖在裡頭,水靈靈的鮮汁絲毫沒有腥味。

這一口也征服了不少外地人。

像這位每次到店,經常會點鮁魚餡兒燒賣的顧客,喜歡的就是鮁魚餡兒的鮮嫩,以及燒賣皮所特有的口感。

而千里馬的食材向來以新鮮著稱。

用的都是鮮活的鮁魚,而且去刺時,為了保證魚肉的口感,也不會像其他飯店那樣為了圖省事,直接用刀剁,或者放在絞肉機中絞碎。

這樣確實省事,好操作,但卻破壞了魚肉的口感。

在白案這邊,王承峰向來要求小工直接用刀將魚肉給刮下來,這樣既保證了魚肉的口感,也鍛鍊了小工的手眼配合和手速操作的精準度。

李海威只瞧了一眼,就放心的開始進行麵皮的製作。

燒賣和水餃的麵皮完全不同。

燒賣用燙麵,即用開水和麵,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

再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兒。

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後,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美觀好吃。

千里馬的白案主食多以水餃、餡餅為主,燒賣幾乎沒有顧客點單。

不過,李海威和麵做皮的手法卻並不顯生疏。

他用溫水和麵,其後再加入冷水和麵,麵糰用擀麵杖擀開,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將其由下向上一提即可成型。

包制燒賣不是難事,有了皮,有了餡兒,按照常規的手法進行捏製,做出來的燒賣一個個大小均勻,餡料飽滿。

李海威的廚藝功底還是十分紮實的!

迅速包完一屜燒賣,上鍋蒸制。

燒賣雖然餡大皮薄,但因為麵皮沒有發酵,所以蒸制時,在火候上非常講究,需大火和中火輪流調換。

這樣才能保證皮餡兒都熟的剛剛好。

可是,就在燒賣蒸制熟了之後,李海威一個個撿出來做擺盤時,驚訝的發現,燒賣皮的底部竟然露餡了.

這是之前擺放燒賣時,水灑的少了?

燒賣在蒸制時,向來是蒸鍋中放入半鍋水,水開上汽後,將蒸籠底部抹一層油,放入包好的燒麥,蓋上蓋子進行蒸制。

而在蒸制燒賣進行擺放上屜的時候,一定要稍微灑點水,這是因為之前放的麵粉太多了,防止做出來的燒麥太乾;蒸燒麥期間,不要掀開蒸籠,必須一鼓作氣蒸制完成。

明明所有的細節操作,他一項沒有落下,做的非常精準仔細,可是蒸製出來的燒賣怎麼就會露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