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蘸糖 作品

第823章 深入人心

一句話,就讓同樣滿心疑惑感慨的戴子敬,一起釋然了。

天才的誕生總是有原因的,畢竟千里馬也需要伯樂去發掘。

付宇的師傅是劉雨儂,那一切事情就都能解釋的通了。

畢竟,劉雨儂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古代女名廚劉娘子的後人,據說家裡祖傳的烹飪古籍不計其數,一代傳承一代,在廚藝方面的掌握自然非常驚人。

而付宇本身在廚藝方面頗有天賦,再有名師指點,古籍傍身,年紀輕輕水平高超,也就不是那麼讓人難以置信了。

眾人閒聊間,陸續有菜餚上桌。

董俊田特意從家裡帶了兩瓶好酒,一併開蓋,大夥紛紛碰杯。

酒水下了肚,原本熱絡的氛圍頓時越發歡樂。

在所有人喝過一杯之後,董俊田單獨提杯,向劉永平敬酒:“劉叔叔,這酒當年還是我父親特意珍藏的,正好今天有機會,我也借光嘗一嘗。”

提起董老爺子,劉永平神色間越發和藹,跟著端起杯:“你爸當年可是個酒痴,藏了好些的酒,我想了幾年都沒得著機會嘗一口,看來今天是有福了!”

劉永平一口抿掉小半杯酒水,他今天很高興,或者說是很興奮!

明明在場的都是一些小輩,但他卻仿若回到了當初那一段崢嶸歲月裡。

憶起了不少當年的壯志雄心。

酒桌間,你來我往,不知不覺就都有點喝高了,說了許多的“心裡話”

劉永平越喝臉越紅,上了年紀,喝點酒就狂出汗,先脫了薄外套,而後又脫掉馬甲,最後就剩下一件敞口的襯衫。

劉永平挨坐在付宇身邊,說話時,就願意側身瞅著他,興起時,還會伸手拍拍付宇的肩膀,態度間半點架子也沒有,完全就是將付宇當成了朋友,說笑間也透著一絲朋友間特有的親暱。

男人之間的友誼有時候就是這樣,哪怕剛才還爭的臉紅脖子粗,朝著對方瞪眼睛拍桌子,但是事情溝通完,也就翻篇了,反而因為這番爭辯讓兩人間的關係又近了一步。

劉永平看著付宇,緩緩說道:“當年,我和老董一起擺攤,最開始就是單純為了養家餬口。不過後來生意越來越好,攢下了點錢,我們兩人就一個在城南,一個在城北,各自盤了一家門市,開始經營小飯館。那時候生意還是挺好做的,守著江邊的集市,進貨也方便,食材新鮮,口味再好點,慢慢就做起來了。”

“我這人野心比較大,小飯館剛回本,就惦記著開分店,後來一路到了省城。事業做大了,壓力也就跟著變大了,總想著把手底下的店經營好,鑽研著怎麼才能將店裡的特色菜做的再好吃一點,讓顧客嘗上一口就惦記著,念念不忘的想著這個味道!”

“那會兒,我經常回來老家這邊,找著老董,還有其他的幾個人,我們湊一塊兒就琢磨這海鮮還能怎麼做,後來有一陣為了創新,曾特意組團去外地考察,那可真是吃遍了不少的地方,我們一天三頓飯,就跑三家飯店,吃完了就研究人家的配料和烹飪方法。”

“後來店裡不少創新的菜品,其實都是從外地學回來的,呵呵.那時候是真有奔頭啊,現在到底是老了,沒那些心思了!”

說起往事,劉永平的眼神裡滿是回憶,那是屬於他們那代人的輝煌時代,也是獨屬於他們的崢嶸歲月。

“不過,當初的想法其實非常好,我們就是想做出能讓顧客讚不絕口的海鮮宴,畢竟咱們省守著江邊,每天都有大量鮮活的江魚上市,這麼好的便利條件,怎麼就不能把咱們當地的江魚宴,海鮮席推廣出去,做成全國知名的美食特色。”

說到這裡,劉永平深吸一口氣,盯著付宇:“就你這種理念,真以為我們沒想過啊?”

“其實從打我們開始自主創業以來,就經常把這件事情掛在嘴邊,但想法往往很難付諸於行動。畢竟開店不像其他,經營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當老闆的對於後廚員工的要求,就是手藝保持住,上菜速度快,其他的也沒法有太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