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蘸糖 作品

第782章 正宗上品魚

孫慶寧都聽呆了。

  明明同樣是廚師學校畢業的,怎麼付宇懂的這麼多?

  付宇先查看了一下保溫箱中的低溫金槍魚。

  這一看,不由面色一鬆。

  顧客顯然很懂行,這低溫金槍魚是已經解凍好的,付宇伸手摸了一下,狀態是解凍約八成的狀態,只有中心部分未完全解凍。

  這樣的程度,完全可以直接進行切片。

  等切片完成,金槍魚也就基本解凍了。

  付宇沒再耽擱,趕忙將手頭剩下的幾張點餐單重新理了一下順序,將基礎備料的活分配完,就準備開始著手切制金槍魚。

  孫慶寧卻是趁機也跟著看了眼低溫金槍魚。

  “原來低溫金槍魚就長這樣啊?”

  在保溫箱裡隔著保鮮膜,也瞧不出個樣子來,伸手按了按,卻是已經解凍了。

  “哎幼,這都化了,不會影響口感吧?”

  付宇將低溫金槍魚拿出來,拆掉保鮮膜。

  這塊魚肉是赤身位置,赤身大都分佈在金槍魚背部,脂肪最少,顏色較深,且肉質緊實,口感非常的不錯。

  所以切的時候,也有專門的要求。

  因為金槍魚的切法其實很有講究,魚肉的口感與刀工有關,所以精湛刀工下的魚肉會更加鮮美。

  若是切的方法不對,容易導致肉質鬆散,影響口感。

  付宇臨要下刀時,動作一頓,想著顧客應該是個懂吃也會吃的主,索性露了一手絕活。

  他直接做了四種切法,這樣無論顧客平時喜歡哪一種切法的金槍魚,都能品嚐到。

  孫慶寧跟在付宇身邊幫廚過,所以對於付宇的烹飪喜好也算比較瞭解。

  眼瞧著切制魚肉時,付宇用的是菜刀,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

  他都這樣了,一直跟在付宇身邊打下手的張金玉更是習以為常。

  兩人一起湊頭看著付宇操作,哪怕已經看過無數回了,仍然會覺得驚歎不已。

  菜刀相比於其他的道具而言,稍顯笨重,很多做花刀的操作,必須用其他刀具才可以完成。

  所以為了適應後廚裡烹飪操作的不同用途,廚刀裡面,像片刀,文武刀,砍刀,拍皮刀......各種類型,數都數不過來。

  但是到了付宇這裡,卻成了典型的中餐廚房一把刀了。

  過去其實一直都有這樣的說法,中餐的廚師幹什麼都是一把刀。

  不過也因為這樣,在外人的印象中刀工講究也成了中餐廚師的特色。

  只要廚師手手藝好,像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

  付宇就是這樣的,手持一把菜刀切制金槍魚,動作流暢,下刀迅速。

  他將刀與魚肉的擺放位置成90度角,刀筆直切入,將魚肉切斷後,繼續切下一刀。

  這種切法叫引切,看起來很簡單,但需要巧妙發力,保持魚肉切面的平滑。

  用引切的方法切好一小段魚肉,付宇又換成了平切的方法。

  平切與引切的手法相似,也是垂直下刀,不同之處在於平切法切下的魚肉,會傾斜放置,重疊擺放。

  而斜切則是將刀置於魚肉左側,與砧板成一定角度,左手按住魚肉,右手持刀切片,注意要做到受力均勻。

  整段魚肉最為厚實的一段則被付宇切成長方形,後垂直落刀,把魚肉切成正方形。

  方形的切法,切製出來的金槍魚吃起來口感非常厚重。

  一道簡單的低溫金槍魚,付宇展示了四種切法。

  擺盤時的造型也直接做了創新。

  荷葉寬口的粗釉盤,裡面添滿了碎冰,冰面上鋪了兩截兒修剪好的嫩綠粽葉,粽葉上豎著擺放引切好的魚肉,再斜著擺上一組平切的魚肉,對角又是一組斜切的魚肉。

  最後在盤子一側另外擺上一箇中號花盞,盞底盛碎冰,上面鋪一層粽葉,切的方方正正的魚肉鋪在花盞中,高高摞起,看著就特別有食慾。

  至於點綴用的胡蘿蔔凋花,綠楓葉和白蘿蔔絲,這些都是用來增加觀感的,想怎麼擺放,全憑個人喜好。

  付宇對自己的審美不太放心,特意參照了之前在教學實踐課堂裡做過的金槍魚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