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三場 作品

第 148 章 學術研討會

 郝芝差點成為史上第一個被藝人追求者削的蘋果噎死的經紀人。

 等緩過氣來以後,她問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那你答應跟他在一起了?”

 姜覓雪回答:“沒有。”

 郝芝先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又提高音調“嗯?!”

 了一聲。

 雖然覺得不在一起才是姜覓雪會有的操作,但那可是孟際舟啊!!

 “愛情感覺的產生基於人身體內的荷爾蒙和神經遞質,”

 姜覓雪道,“例如多巴胺的釋放和催產素的分泌增加,能給人帶來愉悅的體驗和親密感的增加。”

 “腎上腺素也在其中起著作用——它會讓你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

 “但這些體驗並不會只在愛情中才會得到。”

 姜覓雪道:“比如昨天發生的恐怖襲擊,即使不是親歷者,但在聽說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也可能會產生類似的緊張感,並且因為錯誤的情緒解釋,將這種緊張和心跳加速歸因成為他人的吸引力,進而產生出類似愛情的錯覺——也就是常說的,吊橋效應。”

 “所以,我認為,他應該冷靜一下。”

 郝芝卡殼三秒鐘:“……你也是原話這麼跟他說的?”

 姜覓雪:“沒有。”

 郝芝還沒,調查員就來了。”

 光把孟際舟削的蘋果給留這兒了。

 郝芝:“……”

 實在是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冷靜得“下頭”的女人,以前居然當過戀愛腦。

 周清岸是不是學過什麼狐仙,當年才能把姜覓雪給迷得五迷三道的?

 郝芝又沒忍住轉頭看了一眼門外方向,只可惜病房的隔音效果確實出色,她還是聽不到一丁點兒外面的聲音:“那等孟際舟打完電話回來,你……”

 姜覓雪道:“我會說明白的。”

 畢竟拖泥帶水、含含糊糊也不是她的風格。

 這點上郝芝也沒什麼可指摘姜覓雪的,畢竟如果真的沒有心動的話,總不能強行摁頭她答應吧?

 她只是提醒道:“你開口還是注意點方式方法——”

 見姜覓雪有些疑惑地抬眼望過了。”

 人家跟你聊感情,你跟人家講科學……不喜歡孟際舟、不跟他在一起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也不用把天聊得太死啊!

 姜覓雪若有所思地點頭:“哦。”

 過了一會兒,孟際舟似乎是把電話那邊的人給處理好了,重新敲門走進來。

 之前不知道發生什麼的時候還好,現在一想到對方是來表白的,郝芝突然就感受到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壓力。

 醫生今天也來給姜覓雪檢查過了,確認她身體健康,傷勢恢復的速度喜人——並且抽血檢查的結果也出來了,昨天那些人應該沒有什麼傳染病。

 現在姜覓雪也能自己下地行走,並不需要郝芝一直在這裡陪護。

 所以郝芝乾脆從沙發上站起來:“你們先聊()?(),

 正好公司那邊我還有個遠程會議——”

 走之前她還不忘朝姜覓雪使眼色:如果有什麼需要的就按呼叫鈴/打我電話!

 要是對方真有什麼不尊重不客氣的?[(.)]?3?*?*??()?(),

 就算是米國總統也給叉出去!

 雖然郝芝的擠眉弄眼在表演的行家面前()?(),

 並沒有太強的掩飾性。

 等郝芝關上門之後()?(),

 孟際舟就問:“她知道了?”

 姜覓雪:“你看出來了?”

 孟際舟:“她把蘋果拿走了。”

 有一說一,看見孟際舟這張俊臉,語氣裡帶著無可奈何說出
 

這種話的時候,還挺有喜感的。

 姜覓雪就沒忍住笑了一聲。

 見姜覓雪笑了一下,孟際舟的眉眼看起來也放鬆了不少。

 “那麼,”他道,“我想現在我們有時間來正式談一談了?”

 ——大概這就是和聰明人聊天的好處了。

 不需要有太多的溝通或者解釋,對方就能明白你想要做什麼,並給出相應的行動和配合。

 “首先我想要聲明的是,”孟際舟道,“我今天說的這些話並不是想要逼你現在就做出決定什麼的,你不用感到任何壓力。”

 “我只是覺得,”他臉上難得露出了一點無可奈何的笑,“要是再不說的話,也許我就要永遠錯過機會了。”

 姜覓雪其實也沒有感覺到什麼抉擇的壓力。

 相對而言,她的情緒還是驚愕更多一些。

 聽完孟際舟的話之後,姜覓雪擰了擰眉:“抱歉。”

 想起郝芝的叮囑,頓了頓,姜覓雪還是換了一個更委婉的說法:“我只是不太明白。”

 “——你為什麼會喜歡我?”

 喜歡的情緒產生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

 文藝一點的說法,也許是一次轉身、一個回眸、一次手背不經意的觸碰。

 科學一點的說法,是多巴胺、催產素、血清素以及眾多神經遞質在身體中碰撞產生的化學作用。

 有心理學家認為所謂的戀愛更像是社會資源的一種互惠,也有人認為愛情是一種共同體驗後自我概念的拓展[注]。

 那麼,孟際舟呢?

 他們認識也有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即使不談今天的事情,也是非常相熟的朋友了——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姜覓雪才可以直接這麼問。

 ……撇開他們現在的氣氛更像是學術研討會的話。

 須知現在除了朋友以外,他們還有一層同事的關係在:

 《態度》中offie和albert是近乎戀人的存在,之前姜覓雪還因為要展現offie的狀態被陳讓卡了好一陣。

 而在拍攝中,將存在於角色身上的情緒,帶到戲外也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

 恰如詹姆斯-蘭格的情緒理論,認為情緒在生理反應之後——人們並不是因為先察覺到自己在生氣,而後再出現臉紅、呼吸加快的身體反應,而是因為先察覺到自己臉紅、呼吸加快,而後才意識到“我在生氣”

 。

 同理,當演員跟隨角色的時候,也完全有可能將產生的情緒,錯誤歸因到另一位角色的扮演者身上。

 ——而這是姜覓雪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釋。

 雖然沒有明確說出來,但孟際舟看起來已經明白了姜覓雪的意思。

 他道:“為什麼凡事一定要去用理性剖析呢。()?()”

 “雖然這話聽起)♀[(.)]?♀@?@?♀()?()”

 “如果我能將哪一時哪一刻都清晰無誤地講出來的話,或許才會顯得更加不靠譜?()?()”

 “如果硬要我對此有什麼解釋的話,我只能說——大概是從欣賞開始的吧?()?()”

 至於純潔的戰友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質,這的確很難精確到某個具體的時刻。

 也許是從她壓低聲音學那個“有門能走就行”開始,又也許是從她的敷衍微信備註被發現,有些尷尬地朝自己道歉開始,再或者,是從姜覓雪面色嚴肅問自己“以前有沒有犯過事”開始的,也都說不定……這實在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

 而對於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孟際舟其實也向來保持著一種冷眼旁觀的狀態。

 畢竟作為演員,想要不被各種角色影響,從情緒中抽離也是必備的能力—
 

—而他似乎天生就很擅長這樣的事,不管是對別人的,還是自己的。

 年幼的時候父母和兄長還曾經為孟際舟這種超乎常人的“冷漠”擔憂過,不過讓人鬆口氣的是之後他似乎就找到了演戲這個紓解的渠道,因此才幸運的沒有成長為反社會人格。

 因此即使在之前發現自己似乎對姜覓雪產生了某種不同尋常的感情時,孟際舟也沒有立即採取過行動。

 對他而言,也許觀察這種情緒,會比做出行動什麼的,更加有趣。

 一直到賽瓦諾恐襲的新聞爆出。

 那一刻,行為勝過理智——本來孟際舟還在幫孟致出席洛杉磯一場會議,但當手機跳出新聞的那一秒,原本在前進的腳步頓住,而等他再回過神,這個會又被推回孟致頭上,而他自己人已經在前往賽瓦諾的飛機上了。

 ——當然,這些內容,孟際舟也並不打算告訴姜覓雪。

 如果是要追求的話,講這些是幹什麼?通過賣慘來博取同情嗎?

 她不會被這種行為打動,他也不屑於用這樣的手段。

 心動只是他個人的,他並不打算要求她做什麼。

 孟際舟語氣冷靜地陳述。

 ……

 郝芝開完會,對公司上下——尤其是特別入會的戚星——彙報了姜覓雪的身體狀況良好,預計小半個月不到就能拆線,醫生也表示留疤可能性較小等內容,然後又重新回到病房之後,姜覓雪和孟際舟已經談完了。

 有點出乎她意料的,孟際舟的神情看上去還行,姜覓雪也已經從之前的驚愕和神遊天外中回過神,恢復平時的鎮靜情緒。

 不止如此,她甚至還翻出了《態度》的劇本,一邊研讀之後的戲份,一邊嚴謹地跟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