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97章 曾經的北境之光

 蔡邕當初因為得罪靈帝身邊的不少人,被人誣陷,在外避難十數年。董卓進京掌權之後,採用麾下謀士們的建議,親近士人,徵召名士,蔡邕也正是如此被董卓徵召。 

 蔡邕知道董卓暴怒無恩,並非社稷之臣,所以推辭自己有病,不能前去朝廷赴任。 

 但是在董卓恩威並施之下,才不得已的來到京城赴任。董卓和蔡邕交流後,對於蔡邕的才學非常震驚。三天之內,歷任御史、尚書、謁者,遍歷三臺,深受董卓的器重與尊敬。 

 蔡邕被董卓親自點名後,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前說道:“徐州之地原本就富庶,近些時日徐州牧陶謙驅逐境內的群盜,迎回彭城王劉和。改革變法,勵志圖新,調低賦稅,百姓日子一天好過一天,已經儼然成為亂世之中的華夏樂土。 

 而關中地區連年征戰不休,近些年又多有天災,朝廷也沒有給於百姓相應幫助,以至於關中百姓生活困苦,人人皆臉有菜色。” 

 “哼,既然徐州如此富裕,稅賦可有按時上繳朝廷?”董卓不滿的冷哼道。 

 “啟稟董公,徐州確實按時上繳稅賦,並且還進貢一些海產品給聖上,聖上非常喜愛這些食物。”李儒如實稟告道。 

 “徐州富裕,我們能否調高稅賦,讓他們每年多繳納一些錢糧?”董卓問道。 

 “萬萬不可,如今願意向朝廷繳納稅賦的郡守刺史本就不多,如果調高稅賦必然逼他們與朝廷決裂,到時候不但無法收到稅賦,反而讓董公的敵人越來越多。”馮異急忙勸阻道。 

 “董公,我們是否可以仿效徐州的稅賦和律法?”賈詡突然出聲問道。 

 “徐州的改制變法適合我們嗎?”董卓沉吟片刻,靈機一動的反問道。 

 “徐州兵臨大海,極少遇到天災,境內盜賊已除,又無戰亂,他們制定的政策乃因地制宜,如果其他地方一味效仿,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不過,他們其中一些適合我們關中地區以及河南郡的措施倒是可以採納。”蔡邕見到董卓如此詢問,內心激動的上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