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100章 孔北海困守朱虛縣

 “原揚州刺史陳溫,在張角攻取九江郡不敵後,前來投靠孟德。此人當初在我們汴水之敗後,無忌和子廉曾經前往九江郡的歷陽縣招募士兵,陳刺史對他們幫助頗大。 

 而且他在揚州擔任刺史多年,政績斐然,頗受當地百姓的愛戴,說明此人不但治理地方的能力強,而且清廉公正,只要我們將之前的改革措施下達,他必能完成任務。 

 另一位就是衛茲的長子衛臻,衛兄可以說是為孟德而戰死,其子衛臻公正清廉,有乃父之風,作為一郡之守,絕對綽綽有餘。”王猛舉善薦賢的說道。 

 “景略所言和我心中想法一樣,我亦有心此二人。”曹操大笑道。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四月初八。 

 曹操任命原揚州刺史陳溫擔任濟陰郡太守,衛茲長子衛臻擔任山陽郡太守。 

 又採納王猛的建議,對自己治下的兗州三郡開始改革。 

 除了如同幽州、徐州一般開始調低稅賦,重申律法,又制定一系列的官員選拔政策。 

 當官員選拔的方案被公佈,整個兗州皆震驚。平民之中,人心震動,一些有才的平民子弟第一次看到出人頭地的機會,而一些世家大族紛紛眉頭緊皺。 

 雖然對於平民的選拔和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直接的利益相關。 

 但是官吏位置就這麼多,如果平民階層進入其中,佔了一些位置,豈不是相應的他們世家大族的官吏位置就會減少? 

 一時之間,整個兗州之地開始風起雲湧。 

 ………… 

 北海郡國,朱虛縣。 

 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漢光武帝劉秀封自己的大哥齊武王劉演的次子劉興為北海王,在北海郡建立北海國,定都於劇縣。 

 傳到現在的北海王劉康手中已經經歷七世,而如今的北海國國相,正是因為得罪董卓而被髮配北海為相的名士孔融。 

 一年前,因為董卓廢少帝之故,在朝擔任侍御史的孔融,大義凜然的和董卓辯論,言辭激烈,句句戳中董卓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