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89章 日漸強勢的公孫瓚

 上谷郡,居庸縣。 

 劉辯的大軍在攻下沮陽縣,軻比能帶領麾下殘餘的鮮卑族軍隊逃進北疆後,劉辯隨後派遣衛青等人攻略上谷郡的其他縣城。 

 駐守在其他縣城的鮮卑軍隊得知自己的可汗早已不知所蹤,又見到漢軍勢大,皆紛紛投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平定整個上谷郡。 

 此時的劉辯正和麾下將領巡察居庸縣,而原本前往沮陽縣拜見劉辯的趙風也來到這裡。 

 “啟稟史侯,公孫瓚蠻橫無禮,不但當眾辱罵劉幽州,還縱容部下騎兵肆意毀壞百姓春耕的莊稼,泉州縣百姓民怨沸騰,哀聲載道。”趙風稟告道。 

 “公孫瓚這些年和劉伯安因為政見不合,早已經積累下不少矛盾。過去幽州因為地處邊疆,與鮮卑、烏桓等民族接壤,每年的軍費開支很大,常常要用青、冀二州兩億多稅收來填補幽州的財政。 

 公孫瓚不當家,自然不知這些開銷,所以劉伯安來到幽州後,才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主張懷柔政策以應對北方的遊牧民族。不但各種優待他們,還在上谷郡與外族互市,發展漁陽郡的鹽鐵業。 

 不但漁陽、廣陽、涿郡三郡的漢人百姓熱情高漲,連鮮卑等其他民族的百姓也熱血沸騰,上谷郡一度出現盛況空前的景象。但是,隨著公孫瓚的崛起,一切都變了。 

 公孫瓚雖然名義上受到劉伯安的節度,實際上他完全不聽從命令,一副唯我獨尊的模樣。公孫瓚只注重自己部隊的強大,放任部曲侵擾百姓,所過之處,一片烏煙瘴氣。”荀彧嘆道。 

 “政見不合只是其中之一,或許剛開始公孫瓚只是想保幽州百姓一個平安,但是隨著他這些年多次擊退遊牧民族,威震邊疆後,一切都變了。 

 沒有幾個人在大富大貴或者大權在握時,還能記得初心,就和董卓一樣。董卓年輕之時,多次在涼州和幷州抵禦外敵,那時的董卓還是邊關的擎天之柱。 

 但是一切從他進京之後,得到朝廷的軍政大權開始就變了。公孫瓚同樣如此,在他崛起之後,心態同樣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