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作品

第82章 拓跋燾與拓跋珪

 董卓見到雙方各執一詞,爭得面紅耳赤,看向自己最信賴的李儒問道:“文優怎麼看?” 

 李儒知道幷州軍在擊敗關東聯軍後揚眉吐氣,令關西軍和涼州軍很是嫉妒和鬱悶。 

 雖然他自己也贊成司空楊彪和司徒黃琬的意見,但是卻不得不平衡董卓自己內部的軍隊。 

 比起幷州軍來說,關西軍和涼州軍才是董卓最心腹的軍隊。 

 幷州軍的大將,諸如呂布、張遼、高順等都是董卓入京後新投降不久的,哪怕是如日中天的白起也是去年加入董卓軍的。 

 而關西軍自不必細說,乃是董卓從家鄉開始招募的士卒,算是最老的一批。 

 而涼州軍是之後董卓參與涼州平亂時,歸降和招募的士卒,最少也跟隨董公五年以上了。 

 李儒沉吟片刻說道:“我認為雙方都有些道理,不妨大家各退一步,先讓軍隊前去上郡平亂,如果戰事順利也就罷了,不順的話,就儘早退回,切勿和敵人打消耗戰,這樣也就避免更大的軍費消耗了。” 

 “文優之言最善。”董卓聽完李儒的分析後,大喜道。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十八。 

 董卓命李榷郭汜統領三萬大軍進攻上郡的高奴縣,張濟樊稠統領三萬大軍進攻定陽縣。 

 張濟樊稠的大軍異常順利,在定陽縣大破西鮮卑族軍隊,成功佔領定陽縣。 

 而李榷郭汜那一路原本還比較順利,在高奴縣外擊敗敵軍後,順利進入高奴縣,卻中了埋伏,在兩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帶領下,被鮮卑人打得大敗,郭汜也在此戰中戰死。 

 而這兩名在此戰之中大放異彩的青年也漸漸得到西鮮卑族的認可,慢慢站穩了腳跟。 

 後在李榷敗軍的打聽中,也得知了兩人的名字,拓跋燾、拓跋珪。